索引号 | 53040020241559808 | 文     号 |   |
来   源 | 云南日报 | 公开日期 | 2024-10-10 |
云南日报报道玉溪教育工作:坚守为民初心 奏响教育强音
新增幼儿园学位4950个、中小学学位10730个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100%
每年专项安排3个1000万元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近24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各类基建项目704个
近几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在持续深化“玉溪之变”中,聚力推动“教育之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关切,把老百姓对教育的期盼转化为玉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日前,玉溪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暨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召开,表扬2024年玉溪市教育系统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为捐资助学的多家爱心企业和奥运冠军刘浩等个人授牌,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秉持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凝聚推动玉溪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带动引领,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每位学生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每所学校都有让人佩服的校长、让学生心仪的教师团队,每位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进步。”玉溪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暨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上,玉溪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全市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玉溪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江川区健全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机制,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实施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联系学校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区委班子深入学校调研化解遗留问题。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委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落实县委常委挂钩联系乡镇(街道)教育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园)工作制度,明确由1名县委常委担任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教育,公办学校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红塔区建立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区、乡(街道)两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区四套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中小学校调研,积极为学校排忧解难;乡(街道)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工作格局持续完善。
近几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齐抓共管,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大调研,制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十项工程”41条重点措施。落实党政同责机制,实行市委常委挂钩联系县(市、区)和学校制度,统揽协调人大、政协等各方力量一起抓教育,推动领导干部当好“编外校长”,切实把抓教育的责任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走进玉溪一中附属中学,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历经近两个月紧张有序的筹备,学校正式开学,首届400名新生怀揣梦想踏入校园,开启新的求学篇章。
今年6月,红塔区盘活原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北校区部分闲置校舍资源,与玉溪第一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创办玉溪一中附属中学。学校由玉溪第一中学进行托管,承担学校管理运作和教育教学任务,以初高中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助力重塑玉溪教育辉煌。
“对红塔区而言,此次合作办学,将有效增加优质初中学位供给,充分发挥玉溪第一中学优质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玉溪第一中学而言,在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通过初中高中一体化办学,将有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期待双方合作把一中附中打造成为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的教育品牌。”玉溪一中附属中学校长王加平表示。
在实践中,教育事业的投入始终得到优先保障。针对师生反映的玉溪市民族中学搬迁工作问题,玉溪市委高位推动,仅用20天就完成,还完成了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搬迁至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合并办学、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北片区改建为玉溪一中附属中学(玉溪市红塔中学),进一步优化配置市内教育资源。
2020年以来,玉溪市级每年安排3个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目前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近24亿元,实施各类基建项目704个,高新小学、高铁新城小学建成投用,华宁三中、易门一中、新平一中等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累计优化撤并学校152所,新增幼儿园学位4950个、中小学学位10730个,县域一级高中实现全覆盖,全市教育资源版图更加科学合理。
以人为本,用教育家精神引领队伍建设
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中心小学教师施琼珍扎根乡村执教28年,勇当学校教学改革先锋,组织完善“大龙潭小学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她说:“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也许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成为大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但我们可以通过爱心和责任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孩子的一生。”施琼珍说。
玉溪第一中学教师罗坤倾情帮助休学回归学生,从焦虑逃避到从容自律,带领学生重启曲折而光辉的“提灯引路”之旅,求学路上不落一人,带领全班55人共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作为一名教师,头上的光环再多,只能照亮自己,只有心里的光环多,才能点亮学生。”他说。
近年来,玉溪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的16条措施,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校长职级激励保障制度和任期内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制,完成1920名校长职级认定工作,激发队伍活力和积极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实行“县管校聘”,交流教师1687名,有效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去年以来,玉溪市教育系统招聘教师776人,缓解了重点学科人员不足的状况。坚持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队伍建设一体推进,从无到有组建7个名校长、23个名班主任、11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新建10个专家工作站;认定市级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18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31人;7人入选省级教学名师,14名教师和6所学校获教育部和省级表彰。开展新高考综合改革教师培训,实现高中教师全覆盖。
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推进学前教育启蒙筑基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其办园模式得到省教育厅认可并在全省推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国家要求标准10.83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国家要求标准9.65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国家要求标准6.8个百分点。
推进义务教育创优提质专项行动。全市共组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68个成员校438所,90.3%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建立推进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项工作机制,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会在玉溪召开,推广“玉溪经验”,红塔区被教育部认定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江川区、易门县通过省级评估。
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突破突围专项行动。推动部属、省属高校帮扶县中,实施市内高中梯度式帮扶。推进普通高中晋级升等,实现县(市、区)一级高中全覆盖。2024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高校录取工作喜报频传,“县中困境”有所缓解,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行动。构建“1所一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8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发展的玉溪现代职业教育“128”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破解职业教育资源融合发展难题,全面疏通专业设置及优化调整堵点,构筑职业教育中高衔接、中本高本贯通培养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构建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新格局。成立玉溪市特殊教育融合集团,玉溪市特殊群体受教育比例居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玉溪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暨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明确提出,全市要抓牢抓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动小初高一体化链式发展,构建质量提升整体链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以各阶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质量整体跃升。要强化教研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围绕新高考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着力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推进职业院校“五校”融合发展,立足玉溪产业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师德,正师风,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凝聚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 2024-11-29
- 玉溪市中心血站简介 2024-08-28
- 玉溪国家高新区主要领导职责及分工 2024-04-22
- 玉溪高新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公示 2025-03-14
- 让“周末到玉溪看比赛”成常态!今年玉溪将举办300余项次赛事活动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