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7772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0-08-19 |
玉溪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20年8月1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摘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8月19日至27日(7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7-6571629
联系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110Kv尖山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建设性质:新建。
立项依据: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关于澄江县110千伏尖山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批复(玉抚管审[2020]2号)。
一、工程概况:
(一)新建110kV尖山变电站工程
(1)变电站地理位置
110kV尖山变电站站址位于玉溪市澄江市龙街街道尖山村西北侧,澄川线公路至官松庙路岔口转入090乡道约600m处。
(2)变电站工程规模
电压等级:110/10kV。
主变容量:终期建成3台50MVA,本期建成1台50MVA主变。
110kV出线:终期4回。本期新建2回,分别至220kV抚仙变。
10kV出线:终期30回,本期新建10回,分别“π”接10kV七五零线、“π”接10kV中湾线、“T”接10kV禄充线和“T”接10kV澄川线;电气备用4回。
(3)线路方案及路径
线路方案:110kV抚仙~尖山线路工程路径长15.5km,其中出线段0.4km电缆敷设,其余15.1km同塔双回路架空架设。线路位于玉溪市澄江市境内。
线路路径:线路采用双回路自尖山变向西北方向出线,后在龙潭南侧右转避让旅游发展用地后向东北方向走线,途经龙潭村、各根箐、上红山,至龙潭寺处线路左转向北走线。线路途经小河,在山冲河水库西侧的大吉田附近右转向东北方向走线,途经鸡刺滩、清水沟、小官庄后,跨县道037和省道202后在西龙潭附近避让坟山,向东北方向接入220kV抚仙变。线路路径方案及周围环境情况见附图4所示。经现场勘查,本工程线路评价范围内有需要保护的敏感目标。
(4)导线和杆塔
导线:采用JL/LB20A-300/40型铝包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
铁塔:全线新建铁塔39基,其中直线塔17基(1C2Z1-Z1、1C2Z1-Z2、1C2Z1-Z3),耐张塔22基 (1C2Z1-J1、1C2Z1-J2、1C2Z1-J3、1C2Z1-J4)。
(5)交叉跨越等
本工程线路在白泥塘西跨越G5601昆明绕城高速1次,跨越抚仙变西南侧S202省道3次、以及县道X3071次、乡道4次、乡村便道10次;跨越低压线及通信线路12次。本工程线路沿线地形主要为丘陵10%、山地88%、高山2%。沿线地类为草地、耕地和林地以及其他用地。林地以杂灌木、松树为主。线路跨越林地,采用高塔跨越,不砍伐走廊通道,仅对位于塔基处的少量树木予以砍伐。
根据《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应控制导线与地面、建筑物、铁塔、河流等交叉跨越物的距离,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导线具体要求见下表。
表1-5110kV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允许距离一览表
序号 | 被跨越物名称 | 最小距离(m) | 备注 | |
1 | 居民区(地面) | 7.0 | 邻近居民住宅 | |
2 | 非居民区(地面) | 6.0 | 指农田耕作区域 | |
3 | 交通困难地区 | 5.0 | - | |
4 | 树木 | 4.0 | 40℃弧垂,垂直距离 | |
3.5 | 最大风偏(绿化区)净空距离 | |||
5 | 山坡 | 5.0 |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 |
3.0 |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 |||
6 | 公路路面 | 至路面 | 7.0 | 气温+40℃时。但档距大于200m时, 等级公路的导线温度按+70℃ |
7 | 电力线 | 至导(地)线 | 3.0 | +40℃时导线弧垂 |
8 | 果树、经济作物、城市路树的垂直距离 | 3.0 | +40℃时导线弧垂 | |
9 | 通航河流 | 2.0 | 至桅顶 | |
10 | 不通航河流 | 3.0 | 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
(二)220kV抚仙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1)变电站地理位置
220kV抚仙变电站位于玉溪市澄江市西大河水库西面约1000m的缓坡上。
(2)变电站工程规模
前期规模:3台主变,电压等级220kV/110kV/35kV ,其中220kV出线4回,110kV出线11回。前期工程已履行了环评、环保验收手续,项目环评于2005年11月通过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的审批(云环许准[2005]188号),2008年11月18日通过环保验收取得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云环许准[2008]329号)(附件十四)。
二、项目主要环境保护设施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7077万元(变电站工程4579元、线路工程2498万元),环保投资为125万元,占总投资的1.77%。本着以预防为主,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好环境的原则,工程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针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即在工程选址、线路选线时结合当地区域总体规划,避开有关环境敏感区域,施工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污染控制措施减轻施工期废水、噪声和扬尘的影响,以保持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变电站按照无人值班设计,严格落实设计规范要求,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噪声均能达标,站内设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油池等装置。输电线路线路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高度,并通过抬高导线架设高度的方式保证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能达标。对于线路跨越树木等采取适当提高塔位,增加架空线路对地高度的措施,减少树木的砍伐。这些防治措施大部分是已运行输变电工程实际运行经验,结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而设计的,故在技术上合理易行。由于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减少了财物浪费,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经费。因此,本工程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
三、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电磁环境现状
新建110kV尖山变电站工程,在拟建变电站四侧各设置1个监测点,变电站评价范围内代表性环保目标处设置监测点。本期在已建220kV抚仙变电站扩建间隔,在已建变电站围墙外四周以及本期扩建间隔处围墙外各设置1个监测点,同时在该变电站评价范围内代表性环保目标处设置监测点。拟建110kV变电站站址处监测工频电场强度现状为(8.8×10-4~2.3×10-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5~0.033)μT。评价范围内环保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8×10-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9μT。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公众曝露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本工程110kV线路监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7.8×10-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4μT。110kV线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公众曝露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已建220kV变电站站址处监测工频电场强度现状为(7.9×10-3~4.8×10-1)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8~0.351)μT。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公众曝露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2、声环境现状
拟建110kV变电站站址处和评价范围内环保目标处声环境监测结果昼间为(39.3~40.4)dB(A),夜间为(37.4~38.9)dB(A)。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本工程110kV线路监测点处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昼间为38.1dB(A),夜间为37.0dB(A)。线路沿线监测点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已建220kV抚仙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排放值昼间为(39.8~43.9)dB(A),夜间为(38.4~42.7)dB(A)。厂界昼间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9-2008)2类标准。变电站评价范围内环保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昼间为40.0dB(A),夜间为38.5dB(A)。监测结果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19年澄江县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澄江县中心城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现状
经环评单位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重要湿地、文物古迹等特殊生态敏感脆弱区。
项目评价区自然植被主要是云南松、火棘灌丛、旱地作物主要是玉米、场址范围内主要经济林木为桉树。
项目区及周边人类活动频繁(主要是耕种和放牧),基本没有大型的野生哺乳动物分布。项目区内有田鼠、家鼠等小型动物,没有发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四、主要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影响
由于站址和塔基地表的开挖改变了当地植被状态和环境景观。但其影响仅限于站址围墙范围内。
项目位于抚仙湖二级保护区内,站址和线路路径避让抚仙湖一级保护区、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抚仙-星云湖泊风景名胜区,施工期不进入避让区域,不在该区域内布设临时占地。
本工程线路沿线主要为草地、林地和耕地以及其他用地。线路避让一级国家公益林,从公益林边缘植被稀疏地带高塔跨越,不在一级国家公益林内立塔。经过其他林区采取高塔跨越,尽量不砍伐线路通道内树木,仅砍伐位于塔基处少量树木。线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临时占地。全线共设置2个牵张场,牵张场、材料场等占地面积约为0.0800hm2,牵张场、材料堆放场等临时占地的主要影响是对地面的占压,因此临时占地应避开一级国家公益林,避开植被良好区域,尽量利用线路沿线弃耕抛荒耕地、空地、荒草地等植被稀疏地带。施工前下垫面敷设垫层,对地面植被会形成短暂的压覆,但不会致其枯死。
当输电线路经过云南省生态红线区时,临时占地选择远离生态红线区域,在保护区外中转堆放材料设备,缩小作业区,在生态红线区内立塔时严格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保持水土。不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内修建施工道路,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在保护红线区外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清运,禁止在保护红线区内乱堆弃土。
2噪声
变电站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如打桩机、挖掘机、电锯等,其等效A声级不大于99dB(A)。具体噪声值见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混凝土振捣器、旋挖钻机产生的噪声,且为非持续性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3废(污)水
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物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4扬尘、粉尘
来自站址和塔基开挖、土方及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
5固体废物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6土地占用
本工程施工期对土地的占用主要为站址、塔基永久用地和临时占地。
新建变电站工程占地主要为站址占地,约0.9891hm2。站址占地现为荒草地和坡耕地等,已对本站址土地性质进行调规。线路新建铁塔39基。线路塔基永久占地面积约0.1560hm2,主要包括林地、耕地和荒草地等。工程的临时占地包括施工期临时便道、牵张场和堆料场等,土地类型包括耕地和荒草地。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50Hz的工作频率时,其电磁影响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工作频率(50Hz)附近。一定范围内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110kV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会使周围一定范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噪声
110kV变电站运行,主变压器会产生噪声,对声环境有一定影响。根据本工程可研方案,已对变压器设备招标及订货时提出声级值控制要求。本工程采用低噪声主变压器,其声压级不大于60dB(A)。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主要为高压线的电晕放电而引起的无规则噪声以及输电线路的电荷运动产生的交流声。由于输电线经过居民区时架线高度较高,其噪声影响值也较小,不会对线路沿线声环境产生影响。
3.废水
110kV尖山变电站无人值班,少量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定期清运。
110kV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
110kV尖山变电站无人值班,生活垃圾排放量较少。变电站设有垃圾箱,生活垃圾在站内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变电站配有蓄电池,产生的废弃的蓄电池按照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协议》交由有资质单位现场回收、后续处置。
110kV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固体废物。
5.环境空气
本输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环境空气污染物。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