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70172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16 |
绿色华宁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中共华宁县委关于绿色华宁建设的实施意见》(华发[2017]4号)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扣实施意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狠抓落实,围绕县城面山、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华宁建设,2017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及综合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一是绿化造林工作有效落实。以退耕还林、公路沿线绿化、城乡绿化、水源点保护、义务植树为依托,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8200亩,布局新一轮退耕还林6000亩,在宁州街道草天箐、盘溪镇绿豆庄等重点区域完成植树43万株、绿化造林2.33万亩。完成大铁线、澄华路等县道的绿化、刷白工作,栽种各类树木2.5万株。大力实施“增绿添色”工程,完成补植种植乔木620株,地被6650平方米,栽植藤本植物2119株。截至2017年底,各乡镇(街道)完成绿地面积32公顷,县城建成绿地总面积179.6公顷,绿化覆盖总面积197.6公顷,建成绿地率37.9%,绿化覆盖率41.6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9平方米。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3月华宁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全县累计被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1 个、已验收待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2 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4个、已验收待命名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省级绿色学校8所,市级绿色学校25 所,省级园林单位2个,市级园林单位14个。
三是高原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围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原则,以核桃、柿子、柑橘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华宁县特色林业经济带,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种植核桃28.8万亩,投产面积3.28万亩,产量1122.5吨,产值2339.7万元;柑橘10.2万亩,产量24.5万吨,产值8.61亿元;柿子4.4万亩,产量18301.2吨,产值4272.8万元。
四是农林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强化。全县共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1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79个,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地理标识认证2个,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县。在昆明举行的首届核桃博览会上,华宁大砂壳核桃获金奖、小砂壳核桃获铜奖,提升了华宁核桃品牌竞争力。积极扶持本土企业,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户、林业龙头企业7户,云南省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进一步带动了农林产业发展。
五是绿色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改善生态为前提,强化植被管护,突出拆旧废增绿,见缝插针,新增绿化面积5.3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11辆,配套箱体30个,认真落实门前“四包”,全面推进村庄“四清理”,累计清理垃圾400余吨。概算投资24.1亿元的盘溪橘乡小镇成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通红甸美丽乡镇建设顺利完成,青龙、华溪、盘溪“一水两污”和集贸市场改造有序推进,5个省级重点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6个示范村、66个整治村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12户,打造了一批“生态美、村容美”的绿色新农村。
六是节能降耗和河长制工作扎实推进。大力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关闭非煤矿山12座,单位GDP能耗下降19.7%。有序开展红砖、青砖青瓦生产企业关闭和企业综合整治提档升级。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全县55个江河库渠纳入县级河长制管理,165座小坝塘全面纳入乡镇级河长制管理,各级河长全年巡河620次。同时,库区、河堤新增绿化700亩,积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河湖生态新格局。
相关阅读:
- 省级专家人才“下沉”通海华宁 专业服务赋能县域发展 2025-09-01
- 七部门将联合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 2025-08-29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转发新平县 2025年度第一批次城镇建设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的批复的通知 2025-08-29
- 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建设环保工程系列初级职称评审拟上会参评人员名单公示 2025-08-29
- 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建设环保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拟上会参评人员名单公示 2025-08-29
-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到玉溪市开展 “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调研 2025-08-29
- 华宁县开展“悦动华宁·桔时有约”活动现场安全检查 2025-08-25
- 华宁县编制完成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10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2025-08-20
- 华宁县召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复核工作动员会 2025-08-19
- 玉溪市召开“宁静小区”建设工作专题培训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