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507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广播电视局 | 公开日期 | 2025-09-24 |
玉溪市创新公共视听载体管理模式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玉溪市创新公共视听载体管理模式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近年来,随着户外大屏、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公共视听载体快速普及,其作为意识形态传播重要阵地的作用愈发凸显。玉溪市直面载体分布散、监管难度大、内容风险高等治理难题,以“守牢阵地、规范管理、服务大局”为目标,率先在全省构建“制度+数字+科技”管理体系,有效破解公共视听载体“谁来管、怎么管、如何管好”的难题。
制度先行,筑牢规范管理“四梁八柱”。以制度建设为根基,出台全市公共视听载体管理办法,构建权责清晰的管理框架。精准划界明范围,明确将广场、建筑物内外及公共交通工具内面向公众播放视听节目的装置纳入监管,剔除仅发布广告的设施,避免监管泛化,聚焦意识形态传播核心载体。资质审核严准入,要求联网播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运营单位,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从源头把控主体合规性。全市动态登记107家备案主体,均为非联网接入。内容管控立清单,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政策解读、公益宣传、本地文化等6类鼓励播放内容,严禁传播虚假信息、低俗内容、涉政敏感信息等10类违规内容,强化导向管理。责任压实强追溯,落实“谁播出、谁负责”原则,要求运营单位建立播前三审、重播重审制度,播放内容备份留存不少于30天,确保播出信息可追溯、可监管。
数字赋能,打造高效备案“服务网络”。开发“玉视听”微信小程序,推行“线上化、零跑腿、全免费”备案模式,破解传统登记效率低、数据乱的难题。全流程线上办理,运营单位通过小程序一键填报主体资质、载体位置、播放时段、管理人员等信息,各县(市、区)广电局在线审核,实时更新台账,较传统线下登记效率大幅提升。动态化数据管理,对全市181个公共视听载体(含126个户外大屏、34个楼宇电视、21个移动电视)的数量、位置、状态等数据动态掌握,精准摸清底数,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双向化服务联动,依托小程序推送政策解读、风险提醒等信息,实现“管理端”与“运营端”实时互动,累计发布管理通知23条、合规指引18期,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提醒”转变。
科技支撑,构建智能监测“安全防线”。拓展建设公共视听载体监测平台,推动监管手段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重点点位全接入,结合区域人流量、功能属性,在9个县(市、区)中心城区筛选37个重点场所(如市政广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接入监测平台,实现户外大屏等关键载体全天候实时监测。智能识别强预警,平台具备负面人物、敏感场景、涉政信息等自动识别功能,通过内容比对、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播放情况并触发预警,累计预警并处置潜在风险38次。资源整合降成本,依托现有广播电视监测平台资源升级改造,避免重复建设,仅用传统监测系统20%的成本实现功能全覆盖,为智慧监管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成效凸显,塑造共治共享“示范样本”。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全市未发生过公共视听载体违规播放事件,有效防范错误信息、非法内容传播,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可控,公共视听秩序持续规范。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依托制度创新与技术融合优势,入选2025年“云南省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案例,多地赴玉观摩学习,形成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经验,实现“规”与“智”的有机融合。监管与服务共同发力,既严格规范公共视听载体播出行为,又通过便捷化服务降低运营主体合规成本,运营主体主动参与率达100%,形成“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共治格局,服务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持续提升。资源与需求精准匹配,聚焦重点场所、关键载体配置监管资源,用20%监测资源覆盖80%的风险场景,响应速度迅速精准,避免了“大水漫灌”,以小投入撬动大成效。在第31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展示实践成果,获得广泛好评。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