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7567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4-12-30 |
以工代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以工代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玉溪市峨山县小甸中村案例
小甸中村委会地处峨山县甸中镇东北,距集镇中心区 3 公里,有398户1252人,曾获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中国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小甸中村 党总支探索实践“群众自建”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家园建设 的积极性,组织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引导群众从“站着 看”向“一起干”转变,实现了乡村建设共建共享。
一、摸底调研“打基础”。
2024 年,小甸中村统筹各类项目资金 130 多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党总支通过“院坝会、座谈会”的形式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及项目建设内容,发动群众为项目实施建言献策。先后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 3 个村民小组调研摸底 20 余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 20 余条,获得了群众对 “村民自建”模式的充分认可。同时,对村内滞留劳动力、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分布及规模进行摸底,建立了务工劳动力资源库,入库劳动力 87 人,为项目组
织实施打牢了基础。
二、完善组织“强管理。
镇、村两级分别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建立镇村联动、分工协作的项目管理机制,镇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整体指挥调度,每周现场检查不少于 2 次;村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与群众的协调服务;项目建设理事会负责项目工程管理和建设监督。对项目施工中出现的纠纷争议,由项目建设理事会、村级领导小组、镇级领导小组逐级依法依规协调解决,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有序。
三、多措并举“降成本”。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能够自建,就不招标”的原则,前后组织 65 名本地群众参与施工,房前屋后的绿植由群众自己栽种;路旁的花盆、沟渠盖板由群众自己脱模制作。同时,动员党员干部、村内企业、本地群众等捐资捐物支持项目建设,村集体出资 1 万元用于宣传文化建设,本地企业捐赠树苗 380 株、红砖 9.8 万块,村民捐赠碎石、沙、砖 瓦等建筑材料 1.2 吨。
四、以工代培“学技术。
村党总支将“以工代培”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建设前,结合劳务用工摸底同步开展劳务培训意愿调查,建立培训意愿台账,精准锁定培训对象。在项目建设中,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对务工群众开展砌体工、抹灰工等定向培训,使参与务工群众掌握了一定的泥瓦技能,实现农民到工匠的转变,培养了一支“乡村工匠”队伍。
五、共建共享“见成效” 。
一是提升了项目效益。工程项目原计划需投入 177.2 万,实际投资 130 万,节约了近三分之一,项目发放劳务报酬 46.8 万元,占总投资的 36%,务工群众人均 增收 7200 元;二是优化了村庄风貌。项目铺设雨污管网 3150 米,新建“大三格”及生态氧化塘 4 套,实现了生活污水全覆盖收集处理;拆除危闲房 12 宗 3300 平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 5 吨,完成 500 多米路面杂物清理,新增停车位 50 个,新增绿化面积 2000
平米,提升了村庄颜值和宜居度。三是改变了群众意识。让群众在家门口有事干,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有效激活了群众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转变,项目所需费用、所耗时间和施工矛盾明显减少。
相关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组气排球项目云南省选拔赛在玉溪举行 2025-03-14
- 免签再扩容 政策利好激发入境游市场活力 2025-02-12
- 2025年云南省地震局“为群众办实事”10项重点工作 2025-03-12
- 中老铁路全面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2025-03-07
- 红塔区“内培外引”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025-03-07
-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2025-02-05
- 2025年春运工作圆满收官 | 峨山县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2025-02-25
- 玉溪启生医疗美容诊所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及审查证明 2025-02-18
- 多领域齐头并进促发展 我国节后经济春意浓、动力足 2025-02-17
- 玉溪启生医疗美容诊所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及审查证明(公示)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