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40344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2-05-25 |
关于玉溪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编)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玉溪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一、二、三产分别增长8.5%、7.0%、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进出口总额下降3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10.9%,城镇化率比2020年(53.82%)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6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6%,粮食产量达61.5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规划引领作用突出。编制实施我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结合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启动规划修编。编制了45个重点专项规划,完成了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3个实施方案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
(二)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累计排查涉疫信息49665条,组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205支520人,设置疫苗接种点92个,日接种能力超过11万人次。全年无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输入病例,调集多批次公安干警和民兵赴瑞丽、孟连、勐腊等边境地区强边固防。
(三)经济工作效能提升。制定21条稳增长措施,认真落实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支持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费8.8亿元。完善投资分析调度工作“六项制度”,组织开展11次县(市、区)重点项目现场观摩、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企业、项目等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向重点县(市、区)派驻市委工作指导组。
(四)农业发展稳步提速。建成高标准农田13.3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6.3万亩,粮食产量达61.5万吨。完成烟叶收购153.1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5.6亿元以上。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建成50亩以上连片规模的柑橘和芒果基地共33.48万亩,打造精品“云花”产区。深入实施“一二三”行动,新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80个,5个产品入选2021年全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1家企业入选“10强企业”、2家企业入选“20佳创新企业”。
(五)工业和建筑业稳定增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组建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工作专班。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有序推进。全力推进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术改造,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5%。云南绿色钢城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鲁玉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成投产,实现粗钢产量798.54万吨;沃森mRNA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泽润新型宫颈癌疫苗产业化建设完成,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4.3%。30户建筑企业晋升一级资质、15户晋升二级资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8%。
(六)服务业持续恢复。引导服务业加快复苏,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29.2%、22.1%,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8.2%、31.2%。澄江帽天山寒武纪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易门龙泉公园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78亿元,增长31.6%。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云南绿色钢城化念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七)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入库项目998个、总投资1150.9亿元。10个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4.1亿元,30个项目发行专项债券55.9亿元。元蔓、大戛高速建成通车,玉楚、弥玉高速加快推进,永金、澄华、峨石红高速实现全面开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列入国家2022-2023年铁路专用线重点项目建设清单;玉溪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平县通用机场场址获批。滇中引水、骨干水源等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华宁起则等6个“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顺利推进,天然气管网覆盖6个县(市、区),率先在全省实现充电基础设施“乡乡通”,全省第一个智能输变电站在玉溪建成投产,红塔区列为全国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成5G基站3021座。
(八)改革创新释放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县两级104个部门768项事项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各类市场主体新增4.55万户,“四上”企业新增418户。新增备案进出口企业133户,新设外资企业10户,引进市外国内资金883.2亿元、增长12.9%。玉溪海关建成投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科技部总结评估,新增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65户。43户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昆明、河北等地企业155家。
(九)城乡建设成效明显。红塔区全域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启动老旧小区改造326个、棚户区改造7709套。累计实施“美丽县城”建设项目441个、竣工173个,易门、峨山、华宁3个年度重点县创建工作高标准推进。数字城管平台问题处置率达96.6%。广龙小镇整改有序推进,搬迁群众交房全面完成。新增87个省级美丽村庄,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公厕改造提升377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4.34%。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各级巡视整改,在全省率先启动“湖泊革命”,加快“一湖一策”方案编制,启动抚仙湖面山开发建设项目长久熔断机制和提级审批机制,拆除九龙晟景等“三湖”沿岸违建(构)筑物18.5万平方米,抚仙湖流域治理案例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保持Ⅴ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2.9%。易门、新平工业园区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突出问题整改,待省级验收销号。统筹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和能耗“双控”工作,圆满完成省级下达的能耗强度目标任务。
(十一)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推进“一平台三机制”建设,未发生规模性返贫,村级经济组织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6万人。新增公办教育学位9346个,“上学难”问题有效缓解。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取得成效,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率先在全省启动社会保险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养老机构投入运营64个。新增婴幼儿托位1500个。粮油库存保持在高位,重要商品价格运行平稳,能源供应整体平稳有序,全年下载成品油148.99万吨、天然气5417.61万立方米。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办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
三、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一)加强调度调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新一轮减税降费惠企政策,精准对接省稳增长政策,逐级做好落实方案研究制定工作。常态化开展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确保一季度平稳开局、上半年平稳增长、全年平稳运行。继续做好纳规纳限工作,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的帮扶、指导、服务力度。加大经济工作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典型推广。
(二)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稳定166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和60万吨以上粮食产量,种植烤烟58万亩、收购烟叶156.6万担。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着力推动“三湖”绿色有机示范区、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支持华宁、元江、易门创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新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0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加快正大云南果蔬产业链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德康、正大、双胞胎生猪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畜牧业产值增长3%以上。
推动工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玉昆、仙福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等结转在库重点项目,确保贵研资源金属二次资源富集再生现代化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抓好数控机床铸锻件全产业链供应提升、锂电池隔膜生产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沃森新冠疫苗、泽润生物二价HPV宫颈癌疫苗、嘉禾生物单克隆抗体、联塑二期、雄塑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确保新纳规企业25户,实现卷烟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以上。加快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加速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报批。
加快三产提档增量。加快中老铁路沿线物流园区配套和产业培育,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申建工作,加快玉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玉溪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做好面向南亚东南亚全域旅游文章,加快哀牢山景区提档升级,推进红河谷-绿汁江民族文化旅游区建设;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为核心启动5A级景区建设,新建4A级景区1个;加快红塔区、澄江铂尔曼等高品质酒店建设,旅游总收入增长10%。重点加快建设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新平欢乐水世界、元江府等重大文旅项目,打造高端医疗健康产业综合体示范。实施培育新消费行动计划,推进青花街二期、大营街幸福小镇、嶍峨古镇等特色街区业态提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抓好云南蓝典算丰服务器、宝德信创生产线等项目投产,力促华为鲲鹏云等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数字产品批发、零售、租赁和维修等数字产品服务业;做好软件开发、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技术应用业。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推进研和数控机床数字化产业园、玉溪壁仞联合实验室、中电数字云谷等建设,新建5G基站5000座。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企业达220户,实施数字产品制造项目10个以上。
(三)扩大有效投资,培植赶超发展后劲。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和市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安排市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分季度对县(市、区)进行正向激励。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引导设立6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50个,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产业投资占比达30%以上。抓好向上争取。抓好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项目的申报发行工作,重点做好农业、林业、“三湖”保护治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项目策划包装。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前期经费保障,争取专项债券不低于110亿元。强化用地保障,争取省级用地指标支持,积极盘活科教创新城、高铁新城等重点区域低效用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澄华、永金、峨石红高速、玉昆钢铁、仙福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术改造、沃森生物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老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易门至晋宁、北城至研和、红塔区至江城、通海至石屏(龙朋)高速等项目按期开工,全力推进磷酸铁锂生产、三元高镍锂电池正极材料等招商储备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四)疏通堵点痛点,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落实好《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5个基础设施项目、14个物流项目、22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机遇,推动双向投资融合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规模,提升精深加工农产品和副食品出口占比;鼓励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和重要生产资料进口,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提高外向型发展服务能力,支持高新区申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五)聚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创新。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抓紧制定出台《玉溪市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较大突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市场主体4.7万户;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增长10%,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快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户以上,培育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0户以上,支持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
(六)推动全域城市更新,提速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抢抓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昆玉同城化;统筹推进红塔、江川、通海、峨山一体化发展,建设城市经济核心聚集区。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建设150个全域城市更新项目,打造省级全域城市更新示范区。推进市政道路、城市居民公寓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0个、棚户区改造900套。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积极推动“县+重点镇”就地城镇化,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百县千镇提质”工程,力争易门、峨山、华宁创建成为省“美丽县城”。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加快化念、杨广等15个重点镇建设,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七)加大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乡居民,全部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50%的行政村收入达10万元以上。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建设,加快提升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依托数字乡村示范点建设,提升农业特色数字化水平。积极拓展电商业态,推进新平、峨山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网络交易额达125亿元以上。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为引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卫生公厕改造提升214座,农村卫生户厕改建6840座。开展美丽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创建2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个精品示范村、200个美丽村庄,打造20个田园综合体。
(八)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深化“湖泊革命”。深入落实河(湖)长制,严格实施“三湖”生态廊道线和环湖公路线划定方案,确保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保持Ⅴ类向好、杞麓湖水质脱劣。扎实推进美丽玉溪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全面绿色低碳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建设,投产500千伏玉溪变扩建工程,开展220千伏橘乡、九村、花街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建成李棋“站光储充”能源综合示范项目。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九)补短板促就业,不断增强民生福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稳就业促增收,力争扶持3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6万人以上,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以上。新增幼儿园、小学学位1980个,完成红塔区、江川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易门一中等5所中学改扩建,确保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秋季招生。启动滇中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市中医医院“一院两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确保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投入运营。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积极开展民生领域保供稳价工作。
(十)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防止境外输入性病例。“一债一策”稳妥化解债务,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警惕防范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建立玉溪市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协调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年末全市不良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格外重视并坚决有力处置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有效防范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风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