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2456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2-01-21 |
关于玉溪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编)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玉溪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和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城镇登记失业率3.78%,城镇化率达54%。经济社会发展表现为7个方面主要特点:
一是“六稳”“六保”任务全面落实。下达中央就业补助资金9609万元,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3亿元、临时价格补贴2595万元,保障5.7万人基本生活。向97户疫情防控名单企业发放贷款27.6亿元,提前完成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22.1亿元任务,全市新登记设立市场主体3.9万户,日均新登记118户。协调解决外贸企业通关、退税等困难,进出口总额增长13.6%。北京疫情反弹期间,通海2户果蔬企业向首都发送蔬菜222.2吨。粮食产量达61.2万吨、增长1.37%,全社会用电量144.95亿千瓦时、增长8.5%。建立基层“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工资库款专项调度机制,争取中央特殊转移支付13.2亿元,补齐各县(市、区)“三保”缺口。
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制定实施全市加快补齐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计划。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符合条件医疗救助率达100%,273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迁入新居,1279户5246人贫困搬迁群众全部脱贫,动态新增的153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新增贫困人口占比35%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8个标志性战役”硬性指标任务超进度完成,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星云湖水质实现脱劣,杞麓湖水质达到国考标准,完成营造林29.7万亩,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税收增速居滇中之首,全市债务风险从红色下降为橙色,全面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和网络安全隐患排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
三是产业发展保持平稳。研究出台全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意见、产业发展“三百”工程实施方案、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方案。6个产品入选2020年云南省“10大名品”,1户企业入选全省“10强企业”,2户企业入选“20佳创新企业”,通海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增加值增长5%。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玉昆钢铁产能置换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开工,活发、玉珠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成投产,通变电器、中汇电气等智能化改造项目示范作用明显,沃森生物13价肺炎疫苗上市销售,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项目开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滇中智慧农业产业园、滇中特色农副产品冷链储运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建成投运,玉溪青花街、新平戛洒民族风情街等夜间经济消费活跃,华宁县、易门县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5户,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开馆,创建省级以上旅游目的地品牌29个,建成运营半山酒店10个,10家星级民宿(客栈)通过省级认定,建成3个省级智慧景区。
四是投资持续下滑态势逐步扭转。完善市、县(市、区)领导包保稳增长促投资机制,新开工入库758个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逐步收窄。玉磨铁路提速推进,澄川高速建成通车,元蔓、大戛、墨临高速(玉溪段)基本完工,弥玉、玉楚高速进展顺利,永金、峨石红、澄华高速开工建设,建成农村公路“美丽公路”448公里,推进玉溪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滇中引水工程(一期)玉溪段投资超额完成,108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全部完工,7件江河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一期5000立方米储罐完成施工,红塔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营;建成5G基站1344座,新建光纤端口11万个,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107%。引进市外国内资金780亿元、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增长49.6%。下达市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10.25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1.9亿元。入库11个补充耕地项目,补充耕地数量1.5万亩、水田规模0.5万亩,获得省级追加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万亩。
五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玉溪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市规划馆开馆运营。与昆明签订昆玉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红塔区“三城”建设工作方案印发实施,高铁新城片区社区居民公寓启动建设,完成科教创新城市体校、市少体校迁建并入驻办学。新平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并获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的6个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167.3亿元。下达中央配套基础设施补助资金3.6亿元,推进226个城镇老旧小区、1722套棚户区改造,启动中心城区东西向9 条道路建设,建成海绵试点区域20.9平方公里,海绵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档村庄达标率100%,61个乡镇镇区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和5619个自然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8.95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澄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嘉奖。通过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平台立案处置12.9万件城市管理问题,发放汽车电子标识30万张。全面细致开展第7次人口普查。
六是改革创新活力激发。7户磷化企业“三磷”整治通过市级验收,5个煤矿整体关闭退出,拆除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并通过省级验收,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各类成本81.1亿元。贯彻落实《政府投资条例》。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5户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组建46户混改企业。推进9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436个行业协会商会完成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农村承包土地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全面完成,戛洒镇列入全省1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登记审批周期压缩到1—3个工作日,45%的新登记企业享受“先照后证”便利服务。玉溪海关开关运行。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归集信用数据840万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29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6户,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投运、成功上线“撮合”融资58.3亿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数控机床领域应用列入工信部全国试点示范项目,玉溪荣获数据中心产业创新城市奖。
七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省一级一等幼儿园达10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32%,新增1100个普通高中学位,玉溪一中获评全国百强中学,确立7 所中职学校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玉溪师院财政管理体制上划工作完成。全市共支付养老、工伤保险待遇36.3亿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6.19万人、122.85万人和30.9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4.5万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驰援湖北保卫战和边境疫情防控工作。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峨山县、新平县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城区“净餐馆”达标率 100%。出台全省首部革命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新增2项国家级文保单位、2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市“三馆”和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建成社会足球场地98块。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
(一)推进打造“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实现蔬菜、水果、鲜切花、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0万亩、100万亩、4万亩、7万亩。推进德康生态循环养殖暨肉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确保畜牧业产值增长3%以上。新增绿色食品牌、有机食品认证60个以上,新增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各5户,力促正大玉溪现代果蔬供应链等关键性项目落地,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发挥抚仙湖、哀牢山、红河谷气候、生态等优势,加大旅游文化、健康服务项目策划规划、落地实施力度。加快国际健康旅游谷等重点项目和18个半山酒店建设,实现A级景区智慧化管理,力争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26%。加快推进500千伏玉溪变扩建,建成投产110千伏李棋变、尖山变、澄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动通变电器、前列电缆等企业转型发展,推进华宁风电制造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启动新平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
(二)重塑传统制造业新优势。确保核心烟区优质烟叶产能稳定,加快漠沙雪茄烟基地建设,协调服务好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建设,抓好玉溪滤嘴棒分厂“退二进三”异地迁建项目。启动玉昆钢铁产能置换转型升级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仙福特钢、太标合金钢项目,协调推进玉溪新兴钢铁300万吨转型升级项目,推动贵研资源二期项目落地,谋划锂资源开发利用,力争矿冶产业增加值增长15%。打造云南省数控机床产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太标年产16万吨数控机床用基础铸件、玉溪小马国炬年产3500辆半挂车(罐车)等项目建设,力争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三)提速发展新兴产业。规划建设玉溪光电子产业园,积极推动恩捷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落地,力争中汇电气形成年生产各类充电桩20万枪以上的生产能力。整合提升传统建材企业,支持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云南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推进mRNA新冠疫苗项目等疫苗产业重点项目,力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增长30%。启动云南绿色钢城化念片区、大开门片区综合物流园区及物流服务配套项目规划,加快推进粮食物流园和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交易园区建设,推动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全覆盖。促进金融业发展,力争2户企业上市。
(四)培优做强市场主体和园区。落实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方案,完成高新区和新平、易门、通海、澄江4个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工作,推进化工园区申报,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鼓励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新纳限企业15户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指导建筑企业资质晋升。推动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达产,持续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各类成本。
(五)加快建设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力争5G基站达3900座,加快推进中国移动数据中心、曙光超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华为鲲鹏云实现10个以上业务系统应用、100户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现代政府治理形态,推动实现大数据惠民、大数据共治、大数据慧治。抓紧推进“城市大脑”项目,推动城市各类数据向城市大脑汇聚,力争成为省级试点城市。
(六)全力破解固定资产投资困局。充实完善市、县两级项目建设库和储备库,确保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和专项债券项目申报获批,力争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增长20%以上、专项债券发行不少于100亿元。加强与省级部门汇报,争取上级帮助解决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用地报批等关键问题。实行市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报账制、市级预算内项目前期经费奖惩制、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制等制度。市级、高新区、各县(市、区)分别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各不少于2亿元、1亿元、2000万元。继续推进弥玉、玉楚、澄华、永金、峨石红高速公路、红河谷—绿汁江沿线公路、农村美丽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易门至新平、通海至石屏龙朋、北城至研和、晋宁至易门、玉溪机场高速和大化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玉溪民用运输机场通过行业审查,新平、元江通用机场获批立项。重点抓好滇中引水、新元大型灌区、白沙河水库、十里河水库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澄江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房等重大地产项目,抓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后地块开发。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稳步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提高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垦造水田6400亩,实现耕地占补有余,持续做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市级指标统筹调剂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支持。组建市级投融资咨询专家组对县市区及行业投融资进行专项培训及指导。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实行项目融资协作机制,提高审贷和放款效率。鼓励项目业主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资源资本化,提升自筹资金能力。
(七)优化供给拉动消费增长。积极推进万达广场、新天地开业运营,加快临岸三千城购物公园、上海奥特莱斯等项目推进,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旅休闲消费区和夜经济集聚区。承接市外购房需求,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落户。鼓励传统商贸企业主动融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建设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进城。加快推进云南绿色食品大数据中心基础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完善普洱茶区块链溯源平台(二期)建设并投入运营。
(八)提速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昆玉“一张网”交通网络,加强承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外溢效应。优化“一核三带”生产力布局,增强红塔区—江川区一体化为核心的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双百”城市目标逐步扩大城市规模;推进以澄江、江川、华宁、通海为重点的“三湖”绿色发展带建设,以新平、峨山、易门为重点的资源型转型发展带建设,以易门、峨山、新平、元江、华宁为重点的热区产业带建设。推动通海、易门撤县设市(区)。完成玉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任务。抓实城市规划管控、盘活城市低效土地、完善市政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精细化管理等14项任务。加快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深化推进“美丽县城”创建,加快九溪、杨广、绿汁、化念等重点集镇建设,推进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实现寒武纪小镇、嶍峨古镇全面运营。全面放开全市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
(九)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相对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综合保障等提升工作。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精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着力打造一批农村高端社区。抓好富民乡村产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建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乡村治理人才三支队伍。
(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压实县(市、区)财源培植责任,用好税收征管保障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后续工作,开展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戛洒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探索BOT特许经营模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工作,持续开展严重失信专项治理。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着力提高产业类招商项目占比和落地率。发挥玉溪海关和境外商务代表处作用,巩固农产品出口全省领头羊地位,着力扩大发展进出口贸易。
(十一)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估验收工作。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夯实创新人才基础,抓好“兴玉技能大师”“兴玉产业领军人才”等培育评选工作。建立健全专家人才关爱激励机制,全方位做好科技人才保障服务。
(十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三湖”保护治理,坚决守住抚仙湖Ⅰ类水质,星云湖、杞麓湖力争保持Ⅴ类,水质明显改善。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等“8 个标志性战役”,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制,巩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态势。实施绿色出行创建行动,以红塔区、澄江市为试点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形成可推广和借鉴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全市推行。组织做好玉溪市申报省级生态文明市各项工作,配合做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相关工作。
(十三)千方百计兜牢民生底线。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各项试点工作,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玉溪师院附属高新小学建成招生,加快9个综合高中挂牌改革试点。启动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全力支持玉溪师范学院加快发展转型为一流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继续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成果,加快推进中山大学澄江教学医院、市人民医院提质扩容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办工作,加快玉溪科教创新城高原足球训练基地项目建设。加大“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力度,办好第七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等重大演出活动。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完成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做好防汛抗旱救灾、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