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094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19 |
郭春平: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 本报记者 沈杰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玉溪实践的关键支撑。最大的收获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打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建农村’的思维定式,树立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近日,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春平在接受专访时,畅谈学习全会精神体会与收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明确要求,为玉溪“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以来,玉溪在粮食安全保障、特色产业培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等方面稳步推进,为“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玉溪、怎么建设玉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建设玉溪”这三个问题,郭春平表示,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十五五”期间将从四大重点领域发力。
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是首要任务。玉溪将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8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62万吨以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将打造蔬菜、水果、畜牧业3个百亿元级产业,健全“1+7+N”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3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构建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是核心目标。玉溪将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构建多元增收联动机制,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前列,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同时,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力争到2027年底,打造5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100个乡村振兴村、1000个乡村建设提升村,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谈及当前面临的挑战,郭春平表示,核心在于如何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玉溪“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和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在成果,具体体现在产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乡村从“安居乐业”到“宜居宜业”的升级、农民增收从“单一渠道”到“多元拓展”三大层面。
对此,玉溪市农业农村部门已明确了清晰的突破路径。首要任务是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目前已牵头制定并印发《玉溪市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系列行动方案》《玉溪市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玉溪市新一轮促农增收行动方案》,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明确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核心举措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根本动力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内生动力。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在农业提质增效、乡村面貌改善和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玉溪实践贡献‘三农’力量。”郭春平说。
相关阅读: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