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1801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03 |
早期筛查能使肠癌治愈率达90%以上
记者从10月28日在玉溪市中山医院举行的全市老年群体免费肠癌筛查工作会上获悉,肠癌可防可治,早期筛查能使治愈率达90%以上。专家指出,定期体检和健康饮食,可预防肠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驻玉溪市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专家谭进富介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二位与第四位,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8万,死亡病例19.6万。肠癌发病人数攀升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健康意识薄弱造成的。一个人患肠癌,不仅给家庭带来损失,还加重社会医疗负担。
“从生物学的特性来看,肠癌有5至10年的窗口期可预防。”谭进富介绍,“临床上肠癌的确诊患者中,超九成以上是由息肉演变而来。通过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道内存在的异常,并且可以对息肉进行镜下摘除、取检。”
那什么情况应该去做肠镜呢?根据医学专家的建议,40岁是进行首次肠镜检查的理想年龄,特别是对于有家族病史或高风险因素的群体。肠镜检查能够有效发现并处理息肉、肿瘤等病变,从而降低肠癌风险。如果首次检查结果正常,后续肠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可以是3至5年,但具体间隔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对于不愿做肠镜的普通人而言,要检查肠道是否健康,可以每年做粪便检查,检查结果异常再做肠镜检查,这个方法成本更低。实际上,麻醉下做肠镜检查,患者是在睡着的状态下完成检查的,安全性高、风险小,不必紧张或恐慌。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谭进富发现为数不少的肠癌患者是出现肠道症状才就医,一旦发现较晚,医疗支出巨大,治疗难度也加大。谭进富强调,科普工作需要加强,让更多人了解肠镜检查和息肉切除的重要性。研究显示,高达80%的肠癌病例与息肉相关,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长期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的人群,对于预防肠癌至关重要。肠镜检查不仅费用低、创伤小、风险低,而且能有效降低肠癌发病率。
“上周我建议一名60岁的患者做肠镜检查,之后给他切除了3个息肉,其中一个是早癌。如果再过两年才做,那就晚了。”谭进富说。
日常生活中,该怎样预防肠癌?谭进富认为,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肠癌,除了定期体检外,还应倡导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少吃腌制品、加工肉类、红肉和夜宵,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白肉,避免过量进食,避免身体摄入过多油脂和蛋白质。建议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诚颖)
相关阅读:
- 第三季度我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1.8万亩 2025-10-3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