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891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25 |
乒乓球转起来,社区治理“活”起来
社区居民在小区打乒乓球。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思思 文/图
一张乒乓球桌能带来怎样的改变?在玉溪,这项被称为“国球”的运动正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新支点。近年来,玉溪市创新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通过拆除围墙、盘活闲置空间、配建健身设施,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运动乐趣,更重建了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如今,全市9个县(市、区)100个社区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区、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构建起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全民健身的活力在这座城市处处涌动。
从老旧小区到活力家园
早晨7点,红塔区凤凰街道文秀社区新建的健身广场已是一片欢腾,两张崭新的乒乓球桌前,老人、小孩挥拍对战,气氛热烈。“自从有了乒乓球桌,我每天都要约邻居来打上两局。”正在练球的退休教师李春林笑着说,“现在邻里关系比以前热络多了。”
这些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曾经面临着设施老化、空间局促的困境。11个小区被围墙分割,违建挤占公共空间,健身器材早已锈迹斑斑。李春林回忆:“以前想打乒乓球要去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路远、车多也不安全。”
2023年实施连片改造后,文秀社区焕然一新,2588米的围墙被拆除,4110平方米的违建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17481平方米的开放空间。如今,健身广场、乒乓球区、休闲步道错落有致,处处可见锻炼的居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胡瑾秋介绍,现在每天早晚都有不少人来这里运动,周末更是热闹非凡。
党建引领下的“健身革命”
文秀社区的蜕变,源于一套创新的社区治理“组合拳”。
社区通过“城市体检”、居民问卷调查、召开居民议事会等多元化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健身需求。在充分收集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制定改造方案,将“国球进社区”融入改造内容。
改造中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围墙一律拆除、临违一律拆除、管线一律入地、物业一律入驻。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接单、部门办单”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我们不仅要建好设施,更要用好设施。”胡瑾秋说。社区依托新建的健身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赛事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邀请体育指导员传授乒乓球运动技能与科学健身方法,不定期组织开展社区居民乒乓球比赛、假期乒乓球培训,激发居民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浓厚的社区体育氛围。
李春林说:“现在经常有比赛,大家从陌生邻居变成了球友,小区的孩子在我们的带动下也爱上了乒乓球。”
小乒乓转动大民生
文秀社区的经验正在玉溪全市推广。玉溪市建立了“市—县(市、区)—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整合住建、教体、民政等多部门资源,建立定期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整合项目审批、资金分配、设施建设等,形成“问题共诊、规划共商、设施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同时,统筹相邻小区资源,规划实施连片改造,打破区域壁垒。整合零散空间,集中建设口袋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实现乒乓球桌、儿童游乐区等资源的共享利用。红塔区已在33个社区投放乒乓球桌40张,配套球拍80副、球网40张、乒乓球200个。
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00个社区新增健身场地,配备乒乓球桌等设施,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全民健身不仅能强健体魄,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方寸球台间,正演绎着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
相关阅读:
- 葫田社区“银龄守护卡”情暖老人心 2025-08-25
- 红塔区村(社区)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组干部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三次)终止公告 2025-08-18
- 以改促活 以特制胜 链式发展——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2025-08-15
- 澄江左所社区探索发展新路径助推乡村振兴 2025-08-15
- 峨山文明社区:种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农业促增收 2025-08-14
- 周建忠在元江县调研时强调 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强产业抓治理促民增收 2025-08-14
- 峨山文明社区:种植食用仙人掌 特色农业促增收 2025-08-14
- 玉溪市红塔区冯井社区2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中标公示 2025-08-13
- 玉溪市红塔区冯井社区2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中标公示 2025-08-13
- 红塔区村(社区)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组干部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三次)谈判采购公告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