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6171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6 |
青春逐绿,共绘玉溪“山水长卷”
青春逐绿,共绘玉溪“山水长卷”
——“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诠释了生态与发展共融的理念。记者 曾永洪 摄

走进绿色科技园学习生物绿色防控知识。

参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感受生命演化的神奇。

同学们在市科技馆里解锁生态环保“新密码”。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礼春 文/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锚定方向。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有力依托,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精心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充分释放“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为美丽玉溪生态文明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协同发展。
精准破局:直面困境,以教育播撒希望种子
玉溪,因坐拥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这三颗“高原明珠”而独具魅力。面对湖泊保护治理的重任,既要重视硬件投入,更要形成全社会生态文明自觉。玉溪市深入推动生态文明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逐步扭转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
“湖泊保护不仅要靠工程治理,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自觉行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王玲深有感触地说,“青少年作为未来的生态守护者,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认知,才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长远之策。”
自2025年4月起,玉溪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湖泊管理局、市林草局等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了“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下简称“‘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通过集中宣讲、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绘画创作、研学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分阶段有序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旨在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心中,进而推动环保理念从校园向家庭延伸、从家庭向社会辐射,为持续推进美丽玉溪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活动初期,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多停留在不乱扔垃圾的浅显层面。针对这一情况,“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宣讲团迅速行动,深入各中小学,全面宣讲环境保护、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并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课堂上,老师们巧妙结合《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借助“界鱼石传说”等生动故事,将“保护母亲湖”的理念娓娓道来。同时,以哀牢山原始森林为引入点,深入解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远意义;还通过“一杯湖水能看清硬币”的直观对比,让学生真切体会保护湖泊的重要性。
在此过程中,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增添了丰富色彩。澄江市围绕抚仙湖生态保护这一核心任务,深度融合宣讲内容与家乡湖泊保护实际需求,让师生们对“为何护、护什么、怎么护”有了清晰认知。同时,创新开展“抚仙湖周边水体”识别实验,以具象化、互动式的科学实践取代传统理论宣讲,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感知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强化责任意识,推动环保理念从“知道”向“行动”实质性转变,为生态玉溪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华宁县以“三级宣讲”为突破口,以“多维实践”为增效手段,全力筑牢中小学“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的生态教育根基,促使环保理念在学生心中实现从“入耳”到“入心”、从“知晓”到“践行”的深刻转变,充分激发青少年参与生态环保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红塔区通过生态科学实验、观看环保宣传片和科普展板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生态环保科普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有力推动这一理念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我们宣讲团的成员来自生态环境、林业保护、湖泊管理、城乡建设、共青团、学校等不同领域,主要围绕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哀牢山等当地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进行集中宣讲,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从小树立起生态环保理念。”来自团市委的宣讲团成员介绍,截至目前,生态环保主题宣讲活动已累计开展1840场次,覆盖师生人数超过20万人次,生态保护的种子已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悄然播下。
深度实践:学思践悟,让生态环保理念扎根结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精心构建了“学理论、思感悟、践行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致力于让生态环保理念从课堂自然融入生活,从单纯的认知层面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在“思”的环节,全市中小学掀起了“环保表达热”。江川区的中小学生用画笔勾勒出美丽的星云湖,画面中水草间游动的鱼儿与岸边捡拾垃圾的志愿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通海县的学生在环保主题征文里深情写下“环境干净了,空气清新了,杞麓湖的晨雾又回来了”的真切感悟;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的王佳冕同学在征文比赛中生动表达了从“靠湖吃湖”到“护湖兴湖”的观念转变。“我们通过知识竞答、演讲、绘画、征文等活动,吸引了1.2万余人积极参与,收集参赛作品近400件。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深入森林、走进湿地,细致观察后的真情流露,每一件都生动诠释了他们对生态环保的深厚情怀。”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副科长董学越说。
在实践环节,各县(市、区)同样亮点纷呈。江川区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通过聆听一堂主题宣讲、观看一部生态环保短视频、识别一次污染水体、组织一次有奖问答、发出一份环保倡议、开办一期生态板报、学习一套科普展板、参观一次宣教中心、组织一场实践活动、创作一幅生态绘画等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成为生态环保的积极学习者、热情传播者和坚定践行者,持续推动形成全民参与星云湖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通海县以“小手拉大手”接力童声朗诵的独特形式,唤醒全民护湖的实践热情。同时,开设《杞麓湖保护大家说》专栏,面向全县中小学开展生态环保主题征文活动。此外,组织中小学师生踊跃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环保科普知识,切实推动学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号召广大青少年争当‘绿色先锋’、勇做‘护湖标兵’,为湖泊保护治理注入青春力量。”共青团玉溪市委书记宋丽姣介绍,在今年的“6·5”世界环境日,团市委还在通海县、澄江市、江川区同步启动“护湖先锋 青春行动”集中示范活动,目前已围绕“三湖”保护建立了100支“青年志愿服务队”、12支“青年突击队”,组织了市、县两级网格化包保责任单位的团员青年、少先队员、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保宣传的精准度与感染力,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在“行”的环节,“小手拉大手”家庭环保行动全面铺开,产生了联动效应。孩子们纷纷化身“环保监督员”,认真督促家长使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仔细记录家庭用水量、踊跃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在云南江川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由学生组成的“红领巾巡湖队”,沿着湖畔清理垃圾,实地观察入湖河道水质情况;澄江市规划馆里,学生讲解员用清晰的声音,向游客介绍抚仙湖“湖泊革命”的历程;玉溪市科技馆里,“小小星火”红领巾讲解员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环保科技展品,分享生态环保知识,从节水节电的小发明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创意,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科技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家就是典型的‘小手拉大手’模式,孩子在学校参加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后,回家会主动教我们怎么给不同垃圾分类,连妹妹也跟着学,做家务时也处处践行环保理念。”通海县秀山第一小学学生家长张翠兰的话,道出了“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的传导力。
“我们通过‘学、思、行’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目的是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根在青少年心中,汇聚力量推动美丽玉溪建设提质增效。”董学越介绍,此次活动带动了全市中小学生家庭落实环保行为超过50万次,形成了“校园引领家庭、家庭辐射社会”的良性循环,使得生态环保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全面提质:凝聚力量,推动全民共建共享
“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不仅让青少年成了生态环保的中坚力量,更有力推动了美丽玉溪建设步入提质增效的崭新阶段,生态红利也在不断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在环境保护的前沿阵地,青春力量与环保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合力。受“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的积极影响,众多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来。“我们几名志同道合的家长专门建了一个群,经常组织环保实践活动,带着孩子走进社区、森林等地,开展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峨山县双江小学学生家长姜春仙表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环保的认知,助力他们从小树立起守护家园、呵护自然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到美丽玉溪建设中来。”
在玉溪城乡的各个角落,生态环保理念也在悄然催生出美好生活的新变化。在部分村(社区)开展的“绿色家庭”评选活动中,孩子们成了家庭践行环保理念的核心推动者,多数获奖家庭都是孩子们积极引导家人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邻里之间环保生活的榜样。而在一些村(社区),“积分兑换物品”活动成了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力抓手,群众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过程中,可凭借正确分类垃圾、回收可利用物品等环保行为获取积分,然后到指定地点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群众参与环保的热情,营造出人人参与环保、人人践行环保的良好氛围。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度指引下,玉溪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贴合本地特色的生态发展模式,以创新举措加强生态保护,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平县依托哀牢山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在地化”宣讲场景。来自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的宣讲员郭斌老师在戛洒一中宣讲“哀牢山生物多样性”时,不仅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向学生展示西黑冠长臂猿、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珍稀物种,还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认养活动,让每名学生负责1株本地绿植的日常养护,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日常行动;王勤丽老师在水塘镇中心小学、老厂乡中心小学开展“探秘哀牢山”主题宣讲时,同步指导学生建设“校园生态角”,种植本土植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亲身感受哀牢山“生物基因库”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良好效果。
易门县巧妙结合当地菌子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对中小学学生开展针对性宣讲。宣讲教师现场演示食用菌菌种的获取方式,以“小菌子”撬动“大保护”,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菌子生态”,有效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峨山县采取“卡通图片+动画短片”的创新形式,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应对方法。同时,还结合峨山本土农业场景,运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蓝板(诱杀蓟马)等农业绿色防控常用工具,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农业绿色防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浓厚兴趣。“我带着同学们一次次参加生态环保主题活动,大家从最初单纯的游览观赏,渐渐意识到人和生态是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进而慢慢树立起生态环保理念。”峨山县带队老师范丽在带领学生到市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时说,“当生态保护成为全民的广泛共识,绿色发展才算真正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如今,漫步在玉溪大地,抚仙湖碧波荡漾,如诗如画;哀牢山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城乡社区干净整洁,舒适宜人。随着“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已深深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转化为个人自觉行动,青春力量与全民参与交织成一曲动人的“生态之歌”,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玉溪“山水长卷”。
短 评
以青春之力绘就
玉溪生态文明画卷
□ 立春
玉溪市开展的“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以青春力量为笔,精心勾勒出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画卷。
青少年作为未来的主力军,在这场活动中成为生态环保理念传播与实践的核心力量。活动精准把握青少年这一群体,从解决认知问题破局,通过专业宣讲团针对性的知识输送,让生态保护知识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这种以教育为起点、“从娃娃抓起”的策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与认知根基。
活动构建的“学思行”闭环模式,让生态环保理念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转化为切实行动。“思”的环节激发了青少年的生态情怀与表达热情,“行”的部分则通过家庭与社会联动,产生传导效应,带动全民,形成“校园—家庭—社会”的良性循环,将生态保护从青少年个体行为拓展为社会集体行动。
从活动成果看,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生态意识增强,更推动了生态保护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湖泊保护前线,青春力量与专业治理同频共振,助力改善湖泊水质;在城乡各地,生态环保理念融入生活方方面面,从“绿色家庭”评选到“积分兑换物品”,处处彰显着生态文明之美。
“美丽玉溪 守护有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需充分调动青春力量,以教育为基石,以实践为驱动,构建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方能让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和谐共进。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碧玉清溪有情有义——玉溪“高原主场”吹动文明风 2025-11-26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