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370 | 文     号 |   |
| 来   源 | 新华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0 |
红塔区集团化办学重塑教育资源均衡新格局

红塔区校园,书香浸润,生机盎然。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文/图
初冬时节,走进红塔区校园,书香浸润,生机盎然,琅琅书声与鲜活景致交织出动人教育图景。近年来,红塔区以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破解教育优质均衡难题,逐步缩小城乡与校际差距,推动学校办学与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让优质教育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
从学区筑基到集团扬帆:
改革路径的迭代升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资源均衡则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义。早在2011年,红塔区便在全省率先迈出探索步伐,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建设,遴选优质学校牵头组建8个学区,通过资源共享初步打破校际壁垒。在此基础上,红塔区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推进教育优质资源的系统覆盖和深度融合。
2021年4月,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挂牌成立,成为红塔区集团化办学的“试验田”。该集团以文化校区为总校,整合山水、溪源、紫艺、高新四个校区,创新形成“一校多址+一体多元”的混合式办学模式。
“集团化不是简单的‘挂牌组合’,而是从管理、资源、课程到文化的深度融合。集团通过管理重构实现高效运转,通过资源整合发挥集约效应,通过课程创新满足多元需求,通过文化浸润凝聚发展共识,构建起‘一体共赢’的教育发展共同体。”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张雯表示。
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思路,红塔区精心遴选玉溪八中、玉溪第一小学、红塔区第二幼儿园等9所积淀深厚的优质校(园)作为牵头单位,科学组配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乡镇各类学校,组建9个基础教育集团,实现学前、小学、初中三个学段28所校(园)的全覆盖,打造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共同体。
从资源流动到内涵生长:
均衡质量的双向提升
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教育孤岛,促进资源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红塔区通过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推动优质资源高效流动,实现了薄弱学校的“蝶变成长”和优质学校的“内涵升级”。
在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山水校区,这种蝶变尤为显著。2009年,玉溪第一小学与东风小学合作创办山水校区时,不少家长心中充满疑虑:“合作办学能保证质量吗?”16年来,依托总校的优质资源,校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教师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声誉节节攀升。2025年9月,山水校区正式更名为玉溪市红塔山水小学,从“校区”到“学校”的转变,标志着其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多年来在玉溪第一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下,在学校师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了质的飞跃。历经了从整合到发展,再到蜕变,形成了独立办学新格局。”玉溪市红塔山水小学校长戍戎表示。
蜕变源于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保障。在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学校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构建起“共立、共建、共研、共享、共控”的“五共”管理体系。集团成立三年来,办学规模从3个校区扩展到5个校区,每年新增优质学位近1000个,不仅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入学难”问题,更于2024年被认定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观察样本。
城乡接合部学校的跨越发展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加入玉溪第四中学教育集团的李棋中学,如今已焕发出新的活力。集团推行的“三统一、一交流”机制成效显著:统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与发展目标,让学校发展有了明确航向;统一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专业成长有了平台;统一组织学生活动,让成长体验更加丰富;校长与骨干教师跨校交流,让优质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直接落地。
“年初的时候,我们会召集各分校到总校,制定年度计划,然后就按照计划去落实各项工作。每个月所有学科都要开展一次集体大教研,综合提升各分校老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所学校统一竞赛、统一考试,共同提升,达到优质均衡的目的,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玉溪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杨文磊表示。
师资队伍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支撑。红塔区均衡师资配置,通过“流动式”送教、“点菜式”送培,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推进教育理念、教育科研、教育评价、设备资源、办学经费“五统一”管理,构建起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
从文化铸魂到品牌立校:
特色发展的多元绽放
集团化办学不是“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发展,而是“和而不同”的特色化成长。红塔区在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理念与特色发展并重”,让每所学校都能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绽放独特光彩。
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童心教育”实践,为区域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集团以“童心教育”为内核,在保持教育理念一致的前提下,鼓励各校区发展特色品牌,形成了“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
“我们一直秉承在传承中寻求发展,在稳健中寻求突破,学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在践行‘童心教育’这个宏观理念下,我校形成了‘如山稳健,似水灵动’的独特育人氛围,孩子在山水之间得到美的陶养。”戍戎说。
“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在各教育集团得到充分践行。玉溪第八中学教育集团秉持“知润玉华,行泽八方”的知行合一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用心用情且有智慧、讲艺术的育人之路。玉溪第四小学教育集团以“以体载德,科教启智”为特色路径,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红塔区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深入实践课程游戏化,各园联动开发乡土课程游戏化资源,形成了“基础课程+特色活动”的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实践,红塔区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28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同步提升,3万余名学生直接受益,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持续缩小,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进程明显加速。2024年,红塔区集团化办学与学区制管理经验成功入选“云南省十种办学好模式”,为全省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红塔样本”。
相关阅读:
- 红塔区集团化办学重塑教育资源均衡新格局 2025-11-20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