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61635073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6-11-19 |
在冷冽金属上书写“钢魔兽”传奇——通海“80后”创客杨昊承的创业故事

通海聚奎阁模型。

杨昊承讲解聂耳小提琴模型的创意。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云坤/文 邝晓林 史桦/图
在通海县杨广镇镇海村委会杨家营村一座不起眼的厂房里,一块块冰冷的不锈钢钢板正被赋予“生命”——它们经过切割、打磨、拼装,变身成精美酷炫的各种动物模型、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大鹏金翅鸟、能“射箭”的聂耳小提琴模型、美轮美奂的通海聚奎阁……这些被称作“钢魔兽”的金属拼装立体模型,不仅远销欧美、东南亚,年销售额超400万元,更让“80后”创客杨昊承实现了“把爱好做成事业”的梦想,书写了一段从中专生到“兴玉技能大师”的创业传奇。
从解闷手工到中国版乐高
杨昊承出生于1982年,现为钢魔兽(云南)模型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一位把金属玩出了新高度的企业家。他一心生产精美耐玩的金属拼装模型,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乐高。公司原创的“钢魔兽”系列产品,从视觉到质感都独树一帜,目前有幻兽、侏罗纪、经典、昆虫、机械、古建筑等8大系列100多款产品,大部分远销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额超400万元。
“这款‘蝎子王’有300多个零件、100多组螺丝,全身关节都能活动,在欧美市场比较受欢迎,占我们销量的60%左右。”在钢魔兽(云南)模型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展示区,杨昊承拿起一款做工精致复杂的金属模型介绍道。而“蝎子王”旁边的聂耳小提琴模型更具巧思:它根据聂耳的小提琴样式精心设计制作,琴身可变形为弩机,拉开橡皮筋就能射出一支金属“弩箭”。“玉溪是聂耳的故乡,聂耳用音乐做武器救国救民,我们就想到把这个理念融入设计,让‘乐器’变身‘武器’。”杨昊承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通海人,杨昊承的“钢魔兽”里始终藏着家乡情怀。为让通海古建筑走出云南,他耗时半年精心设计,用1000多个零件,以1∶25的比例复刻了通海地标建筑聚奎阁。“熟练工人拼装完聚奎阁都要三天,外观还原度超过80%,看起来非常漂亮,几乎和实物一模一样。”他说。
不同于市面上的塑料、木质模型,“钢魔兽”坚持用304不锈钢做原材料。在金属的冷冽与创意的炽热碰撞中,钢魔兽金属拼装立体模型横空出世,它不仅仅是一款工业产品,更是一次硬核的原创艺术之旅。一开始,杨昊承选用201不锈钢做原材料,但发现耐腐蚀性还是不够强,最终改用材质更好、价格也更贵的304不锈钢。“虽然每吨成本从8000多元涨到1.1万元至1.3万元,但304不锈钢更牢固、更不易氧化,表面光泽度也更好。”杨昊承介绍。这份对产品质量的执着,正是“钢魔兽”能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兴玉技能大师”的成长之路
2024年,42岁的杨昊承获得玉溪市“兴玉技能大师”的光荣称号。可谁能想到,这位精通设计、能熟练操作各类设备的“大师”,早年只是一名中专生。
杨昊承的人生转折,始于家庭变故。初中时,父亲下海创业失败,导致家里背上30多万元的外债,他只能放弃高中,选择读中专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他从药店的一名普通营业员干到店长,再靠药品代理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依靠做药品代理生意,杨昊承迅速赚到了几百万元,20多岁就在昆明买车买房,一时风光无限。
可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08年药品生意遇冷,他转型做培训学校,却赔得一干二净。“最低迷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家里,靠做手工打发时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成人手工产品稀缺,便试着自己画图,做金属模型。朋友看了都说好,我才想着把爱好变成事业。”杨昊承说。
早在2014年,杨昊承就和两位朋友共同创立了一家小公司,开始设计生产金属拼装模型,但因为产品知名度不高,销量平平。到了2016年,公司参与京东产品众筹,打开了销路;又在2017年参加了山西卫视的创业节目,吸引到一笔投资。没想到的是,两位合伙人此时却与杨昊承产生了分歧甚至是矛盾,最终杨昊承选择退出,改行卖起了水果。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杨昊承东山再起,于2021年正式建立了钢魔兽(云南)模型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设计生产金属拼装模型,以精美的设计、过硬的质量,在竞争激烈的金属拼装模型市场脱颖而出。
“展会上,我们对面展位的同行用薄金属做模型,客户们觉得容易变形,而我们的产品一上手,他们都惊叹‘哇,好有质感’。”杨昊承说。这几年,他的“钢魔兽”产品在各种展会上多次获奖,公司也获评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用金属讲述艺术故事,以匠心铸就未来梦想。十多年来,杨昊承活成了“拼命三郎”:不会画图就学,不会AE软件就学,不会操作新机器也要学。“从设计软件门外汉到能独立开发产品,都是逼出来的。”他笑着说。
扎根家乡谋发展
如今,杨昊承的公司已形成了“昆明设计、通海生产、上海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通海生产基地24小时三班倒,15名员工多是杨家营村村民,月均工资超3500元。“离家近,能上班还能照顾家,比外出打工好。”员工杨秀萍说。
杨昊承的厂房是自家老宅改造的,未来他还有更大的计划:投资2800万元,依托通海工业背景,在杨广镇打造云南首个“沉浸式”工业文化主题研学园区,集工业研学、艺术体验、亲子共创、文旅休闲于一体,这样既能把公司做大做强,又能为家乡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自己富了不算什么,能为家乡做点事更有意义。”杨昊承说。
“‘钢魔兽’不仅为通海带来了税收和就业,更把聚奎阁、文明牌坊等通海元素带到文博会、南博会上,让更多人认识通海、了解玉溪。”通海县杨广镇宣传委员朱芮表示,这个充满创意的“金属IP”,正成为通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助力。
从一块不锈钢到一件艺术品,从个人爱好到产业蓝图,杨昊承用热爱与坚持,让“钢魔兽”在金属的冷冽与创意的炽热中“活”了起来,也让更多人看到:平凡的人只要敢闯敢拼能坚持,也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玩出人生“新高度”。
相关阅读:
- 玉溪五年的奋进答卷 2025-11-18
- 玉溪五年的奋进答卷 2025-11-18
- 杨斌:以更务实举措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2025-11-18
- 2025年“十百千万工程”云南省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领军人才、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户、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机构量化分级市级配套补助及2025年农村残疾人担任农家书 屋管理员市级彩金补助公示 2025-11-17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动员会召开 2025-11-17
- 杨政昆到玉溪师范学院宣讲并作形势政策报告 2025-11-17
- 衣袂飘飘间的穿越与守护——青花街汉服设计制作人罗晨宇的创业故事 2025-11-17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