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349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0 |
做实养老服务 守护幸福晚年
□ 向群
江川区引入社会资本对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实施升级改造,打造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新平县推动全县9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实现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红塔区凤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集“居家服务、日间托养、健康管理、文教旅居”于一体的普惠养老新模式……这些探索实践,均是我市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详见本报近期相关报道)
当“银发浪潮”席卷而来,养老服务的质量已成为衡量城市温度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截至2024年底,玉溪市有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4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59%。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6.4万人。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从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等多元模式的实践,一个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框架已初步搭建。这些努力让老年人实现了“养老有去处、就医有保障”,彰显了城市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主动作为。
然而,与快速增长的高龄、失能、空巢老人需求相比,现有养老服务体系仍待完善,还存在优质床位稀缺与部分机构资源闲置,城区服务相对完善与农村设施较为薄弱,基础照料尚可满足与深度医养能力不足等矛盾。要破解这些矛盾与问题,仍需多维度发力、系统性破局。
其一,应持续扩大养老床位的供给。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居住或仅与配偶同住,当他们生病或失能时,对社会化、专业化的医养服务依赖度极高。应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重点向失能照护、认知症护理等细分领域倾斜,填补服务空白。
其二,应努力为“人才洼地”蓄水。目前,专业的老年医学医生、康复治疗师,尤其是老年护理员(护工)数量缺口还很大。应通过提高薪资待遇、完善职业晋升通道、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让养老护理从“边缘职业”成为“体面选择”,破解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困局。
其三,应继续推动“医养结合”。随着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比例不断增加,意味着更多老人存在失能、半失能风险,对医疗护理的需求远比单纯的生活照料要迫切和复杂。玉溪现有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处于“初步建立、加速发展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的状态。应进一步打破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壁垒,让“养中有医、医中有养”从口号变为现实。
养老服务的质量,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彰显城市的文明与温度。只有在资源供给、人才培育、机制衔接上持续发力,才能让养老服务从“基本保障”迈向“高品质生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相关阅读:
- 用智慧与担当守护平安——记玉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民警胡锦文 2025-11-20
- 果园里的甜蜜守护 ——玉溪警方维护水果采收秩序侧记 2025-11-20
- 用服务“温度”守护旅游“热度” 2025-11-20
- 华宁举办养老护理培训 增强脱贫群众就业竞争力 2025-11-19
- 红塔区加快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 2025-11-19
- 澄江市总河长会议召开 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2025-11-19
- 小基金撬动大幸福 老旧小区廊亭焕新暖了老人心 2025-11-19
- 峨山公路分局2025年12月至2026年10月工程地质勘查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11-18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