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015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7-02 |
让5亿年前的化石“活”起来、“火”起来
让5亿年前的化石“活”起来、“火”起来
——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化石资源活化利用纪实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借助科技,让古生物重焕新生。 记者 沈阳 摄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世丹
活化利用是自然和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通过创新活化利用方式,破译5.18亿年前的生命密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在传播古生物科学、打造玉溪城市IP、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展现独特价值。
科技赋能,古生物“活”起来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在活化利用的进程中,该馆借科技之笔,挥洒出古生物“复活”的奇迹,让沉睡亿年的化石重焕新生。
其间,为让参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古生物的魅力,博物馆巧妙运用AR/VR、智能体感互动、OLED屏、高清LED球幕及4D影院等前沿技术,全方位、多层次还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壮阔场景。同时,AR导览眼镜与AI智能自助讲解服务的完美结合,为游客打造出专属的讲解体验。游客在科技助力下,得以深度探索化石背后的故事,在古今交汇中感受生命演化的奥秘,使古生物文化借助科技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五一”假期,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科技手段,推出“化石小侦探——解锁5亿年前的秘密”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踊跃参与。馆内,5.18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在柔和灯光下静静展现,三叶虫、奇虾、昆明鱼等标本显得栩栩如生。在“源宇宙”奇幻探险乐园和多场景XR沉浸探索体验展区,孩子们佩戴VR设备穿梭于虚拟时空,与远古生物进行“亲密接触”,家长们则在裸眼可见的5.18亿年前古生物化石前,惊叹生命演化的神奇。此外,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互动小游戏、拍照打卡、寻宝等趣味活动,有效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在科技赋能下,不仅使古生物“活”起来,更让静态的化石转化为跃动的生命故事,以沉浸式体验激发游客对生命起源的无限好奇,为科普教育注入活力,让人们在探索中感悟生命之美。
时尚文创,文化“潮”起来
如果说科技赋予了古生物鲜活的生命力,那么文创产品则架起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联合知名设计团队,将寒武纪生物形象提炼成时尚符号,开发出古生物主题胸针、冰箱贴、黄铜书签等400余种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其中,古生物主题胸针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工艺,深受年轻人喜爱,成为时尚潮流的新宠;冰箱贴巧妙地将远古生物与现代家居相结合;黄铜书签则以其厚重的历史感,成为书友们的珍藏之选……这些文创产品既有民族工艺底蕴,又融合潮流艺术元素,不仅传递了古生物化石的价值,更让世界自然遗产以全新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突破传统文创传播的物理疆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营销浪潮,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呈现特色展览与文创精品,并凭借精准的内容定位和创意互动,迅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与转发,成功将古生物知识推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其独特魅力与卓越品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吸引了无数热爱科学的游客纷至沓来,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灵动。2024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获新华社面向全球推荐,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展示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窗口。
研学赋能,科普“火”起来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秉承“教育是最好的传承”理念,将常态化的研学活动作为活化古生物科普的重要载体。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该馆配备专业设备与场地,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打造系统研学课程,并依托亚洲唯一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慕名而来。
其间,无论是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在华留学生“南亚东南亚未来传播者国际中文教育训练营”,还是第八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都将这里作为重要研学基地。其中,在第八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活动中,来自5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穿梭于博物馆各个展厅,栩栩如生的化石标本令他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了解了古生物的演化历程。除了参观学习外,营员们还体验了化石修复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古生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过程。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不仅让古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激发了青少年对古生物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与此同时,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还举办了澄江生物群发现40周年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约全球专家深度交流研讨,提升其学术影响力。而精心策划的“寒武纪主题展览”,则凭借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公众踊跃参与,有效激发大众对生命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形成科普教育与学术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协同共进,文旅“融”起来
为进一步运用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的独特资源,该馆积极融入澄江文旅产业大局,与政府、媒体、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紧密合作,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共同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与云南及周边省份旅行社合作推出“科普+生态”旅游线路,将讲解、4D影院、球幕影院、化石挖掘等项目有机结合,为外地游客提供深度体验之旅。同时,与携程、抖音等平台合作推出优惠套票。据悉,2024年该馆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25年“五一”假期,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显著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为地方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创新的活化利用举措,探索出一条有效的世界自然遗产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它凭借独特资源优势,在传播古生物科学、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游客开启通往远古生命世界的大门,让更多人领略到生命演化的奇妙与壮丽。
相关阅读:
- 跃动的音符 不朽的精神——花灯剧《聂耳》的台前幕后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