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2786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04-16 |
媒体报道引关注 通海万人上街大扫除面貌有改观
4月10日,玉溪日报以《玉溪“南大门”环境状况实录》为题对通海县的环境卫生和道路交通“脏、乱、差”状况进行了报道,报道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最近几天,通海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4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通海,发现通海县城、玉通公路、通建高速入口处的“脏、乱、差”现象已有改观。
清除垃圾120吨
4月15日下午两点半,一阵春雨过后的通海县城空气格外清新。
雨刚停,许多手提扫帚、撮箕、钳子的人们就走上了街头,一时间,县城中大大小小的街道上满是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将堆积已久的垃圾集中起来,有的将摆放了很长时间的占道物品拖走,有的则用钳子将角落里扫不到的垃圾夹了出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街头的垃圾堆一个个多了起来,转运垃圾的三轮车都快忙不过来了。
当天下午,记者在通海县城中穿行看到,虽然打扫还未结束,但县城很多条街道的街容街貌已比一个星期前有了改观,路面、街角处的垃圾、杂物已经不见了踪影。在通建高速入口处、挹秀路和秀山路上,记者发现,一个星期前堆积在路边的很多垃圾堆已经被货车运走,整条路面变得清爽了许多。
看着县城的新面貌,通海县东苑小区居民赵发黎面露喜色,他说:“很高兴看见通海又这么干净了,这样的环境住着才会舒服。希望政府能将这个活动坚持下去,不要虎头蛇尾。”
据介绍,此次参与通海县城大扫除的约为一万人,包括通海县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挹秀路和秀山路沿线的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外地驻通海单位员工、村组居民等。自4月15日的大扫除开始,通海已决定将万人上街大扫除列为该县的常态工作,清扫覆盖面积涵盖了该县县城、乡镇、道路、河流、湖泊等等,举行时间定为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下午。
通海县相关负责人说:“通海将通过开展大清除、大清运、大整治活动,形成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争取城乡形象两个月实现小变样、一年实现大变样。”
据悉,当天通海县的万人上街大扫除共清除垃圾约120吨。
玉通公路坑洞基本填平
记者15日发现,玉通公路已经和一周之前坑洼多、灰尘多的景象有了较大变化。
从研和向通海方向一路行驶,随处可以看到以前路上的坑洞已经被沥青填平,路旁常可以看到身着桔黄色工作服的修路工人。驱车行驶,感觉与以往的颠簸相比舒适了许多,路上的灰尘也减少了。
对于该路段的现状,货车司机张有力说:“这条路修一下比以前好多了,因为我拉的是沙石,以前走这条路遇到坑洼处,车上的沙石就会随车辆的颠簸撒落一路。但现在,路好了沙石撒落的也少了,开起车来也比以前平稳了很多。”
沿途记者注意到,从研和一直到通海曲陀关沿线10多公里的坑洞已经基本被填平。
“我们已经在这里修了2周左右的路了。以前这条路由于坑洼不平,过往货车所拉的沙石都会大量地撒落在路上,路况很差。经过我们这2周的维护,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从货车上掉下来的沙石越来越少了。”在玉通公路修路的工人说。
据了解,玉通公路属于省道,已经有10多年没有大修过。而通海县城中的江通公路上虽然没有诸如玉通公路一样的坑洞,但是为了民众出行方便,通海县即将投资300万对该路段进行维护。
城乡面貌有改观
当日记者在玉通公路曲陀关段看到,很多起重机正在拆除路边的广告牌,很多几层楼高的广告牌已经被拆除,整条公路看上去通透了很多。
记者行至县城,在秀山路两旁的人行道上看到许多新种植的行道树。记者注意到,以前破烂的人行道现在已经开始重铺,重铺之后的人行道看起来平整清洁。行走于县城的街道中,街边人行道下不见纸屑或者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大街小巷也整洁了许多。各路口也没有以往乱停的车辆。在城乡接合部,地上的垃圾堆也已看不到。
在城内,记者时常看到有民警对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执法。进出货车较多的通建公路上,由于有警车巡逻,路边没有一辆乱停车辆。
路人王三平说:“现在的县城和以前相比,街道上干净了许多,垃圾少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好了起来,但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干净的街道能保持多久?是只管近段时间,还是长久以往?我们做老百姓的肯定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清洁无比,就算是要我们为城市的卫生贡献我们都愿意。”
据了解,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通海县投资2000万用于秀山路沿途5公里范围的行道树种植和人行道的维修,并在原有行道树的基础上新增了滇朴等7种树木,工程计划于5月10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