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85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0-08 |
戛洒:打造新平“第一旅游大镇”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假期,有着“花腰傣之乡”美誉的新平县戛洒镇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每天都有数百名穿着花腰傣服饰的群众沿花街展示本民族服饰,让游客观赏到了“满城尽是花腰傣”的美妙景象;《花腰宴舞》让游客在品尝花腰傣风味餐的同时,欣赏到了原生态花腰傣风情歌舞;每晚在花街水岸举办的沙滩音乐会则让大家体验到了“不夜城”的魅力;走出戛洒坝子,不少游客选择驱车前往哀牢山,观南恩瀑布,游览石门峡、茶马古道、土司府等景点,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戛洒旅游业并不是只在假期才有如此热闹的景象。近年来,随着“风情花腰傣”、“秘境哀牢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戛洒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接待条件和接待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天天有玩场、夜夜有歌舞”成了戛洒旅游的常态。
戛洒镇地处哀牢山山脉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是玉溪、楚雄、普洱三州市五个县的交通交会处和商贸集散地,也是花腰傣民族聚居的主要乡镇之一。从2001年开发旅游至今,戛洒镇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新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新平打造成距离昆明最近的亚热带生态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目标,戛洒镇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打造新平“第一旅游大镇”的思路。
近年来,戛洒镇采取政府投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旅游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投资5亿元完成戛洒花街、喷泉广场等集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万元,完成大槟榔园景区建设。投资1500万元,推进哀牢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民族风情和生态体验为主线,在集镇周边、公路沿线、景点周围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建成了旋涡、曼理、耀南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充分展示花腰傣民族文化,在全镇鼓励倡导穿戴花腰傣服饰,推广花腰傣特色饮食,挖掘推介花腰傣民族歌舞,开发民族工艺产品。同时,全镇的旅游服务行业也不断规范,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镇共有131家宾馆酒店,可提供床位4200多个。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戛洒镇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戛洒镇投资131.4万元,完成了哀牢山景区提示牌、导向指示牌的配置,并实施了一系列景区配套项目的建设改造。同时不断完善集镇周边旅游建设项目,“哀牢山·红河谷”自驾黄金旅游线路也进入前期推进阶段。此外,还投入100万元对东关岭片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我来过戛洒好多次,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这几次来我发现,几个大景点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景区也越做越好了。”从昆明到戛洒自驾游的游客字学前说。
“如今,戛洒镇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第一旅游大镇’的建设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了。”戛洒镇党委书记龙家寿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就有55万人次到戛洒旅游,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73亿元,这个数字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66%。
龙家寿介绍,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外,戛洒镇在一、二产业上也做出了成绩。201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47亿元,占全县比重43.7%,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发展。龙家寿说,“十二五”期间,戛洒将继续围绕建设新平“第一经济重镇、第一特色集镇、第一旅游大镇”的目标,突出矿电、旅游、蔗糖三大产业,建设起工业园区、物流加工园区、花腰傣文化园区、农特园区和水果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竹子种植及加工基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用‘小马拉大车’这个说法来比喻戛洒在全县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新平县副县长欧光荣说,“依托旅游业和矿电产业谋得自身长足发展,这不仅是戛洒的现状,也是新平全县发展的缩影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