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351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0 |
守好一个湖 带活一座城
农业变“绿”了,工业变“轻”了,旅游变“优”了……在澄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百姓的好日子。
□ 西溪
烟波浩渺的抚仙湖,是云南的“高原明珠”,更是澄江市的生命底色。“十四五”以来,澄江市以抚仙湖保护治理为统领,聚焦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把抚仙湖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湖兴城、以城护湖”的共生之路,这份实践不仅让一湖清水永续流淌,更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新时代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写下生动注脚。(详见11月12日本报第一版相关报道)
护湖不是负担,而是机遇。澄江用实践打破了“保护就影响发展”“发展就影响保护”的偏见,以最严的护湖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绿”、向“轻”、向“优”转型。推广生态种植、节水灌溉,让土地“减药减肥”却“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底,蓝莓产值达23亿元,林下经济产值达26亿元,农业变“绿”了;完成多项环保技改,能耗持续降低,低污染项目纷纷落地,工业变“轻”了;依托抚仙湖的生态优势,举办国际马拉松、帆船赛等高端赛事,打造环湖生态步道、特色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变“优”了。在澄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再只是抽象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百姓的好日子。
城湖相融,百姓受益。澄江把护湖的“大文章”写进了百姓的“小日子”:339个自然村实现截污治污全覆盖,城乡污水处理率超97%;建成多个绿美社区,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效明显,被国务院通报激励;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蓝莓产业提供就业岗位4100多个,带动季节性用工75万余人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群众从生态治理中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护湖”便从政府的号召,变成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湖和谐”的良性循环就此形成。
党建是护湖兴城的“红色引擎”,为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注入坚实力量。澄江把守护抚仙湖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的标尺,聚焦“五大建设”精准发力,建强“高原湖泊卫士”党建品牌,深化“党建+河(湖)长制”,让“党建红”守护“生态绿”。
澄江的实践证明,保护与发展可以双赢。守住生态底线,不是捆住发展的手脚,而是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当一个湖与一座城真正融为一体时,生态价值就会转化为经济价值,发展成果就能惠及更多市民。
相关阅读:
- 用好产权交易平台让农村资产“活”起来 2025-11-20
- 玉溪杯湖公园项目投资成本阶段性审计(工程结算审核及竣工决算)询价公告 2025-11-19
- 澄江市总河长会议召开 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2025-11-19
- 玉溪瑞龙祥城小区电梯更新改造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11-18
- 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5-11-14
- 11名“护湖小小宣讲员”上岗 2025-11-14
- 一城烟火半城云 玉溪冬晓画中来 2025-11-13
- 一城烟火半城云 玉溪冬晓画中来 2025-11-13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