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313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0 |
用智慧与担当守护平安——记玉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民警胡锦文

提醒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
在昆磨高速公路大风垭口路段,有一段被过往司机称为“死亡之坡”的27公里长下坡。这段路坡长坡陡、弯多弯急,海拔落差高达1100米。然而,在这段险峻的高速公路上,交警胡锦文和他的战友用20年的坚守与创新,成功将这条“死亡之坡”转变为平安坦途。
从傈僳山寨走出的守路人
今年44岁的胡锦文出生在怒江州一个傈僳族山寨,是家里唯一上过学的人。回忆起求学之路,他感慨万分:“每年开学前,父亲都会带着哥哥姐姐把家里的鸡和鸡蛋背到30多公里外的集市卖了,用换来的钱给我交学费。”上初一那年,父亲去世,胡锦文被迫辍学。三个月后,母亲一句“你还想读书吗?”让他重返校园,这也坚定了他日后守护他人平安的信念。
2004年,胡锦文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考入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成为最早驻守在大风垭口执勤点的基层民警。
初到大风垭口,执勤条件极其艰苦。胡锦文回忆:“当时住的是救灾帐篷,地表温度白天高达46度,夜晚降到零度以下;没有厨房,只能在树下用石头垒灶,下雨天就没法生火。陪伴我们执勤的,除了风声、车响,还有一只名叫‘阿黄’的流浪狗。”
然而,比起生活条件的艰苦,道路的险峻更让人揪心。大风垭口常年被浓雾笼罩,坡陡弯急,沿途全是弯道,公路外侧是上百米的山崖。刚出隧道就是27公里下坡,海拔落差1100米。通车以来,已有1800多辆重载货车失控、400多辆货车被烧毁。
“生活的艰苦我能适应,但看到事故现场的惨烈景象,我止不住流泪。”胡锦文说,“货车自燃,火光冲天;货车侧翻,人员伤亡;货车飞坠,尸骨不见……在这条最危险的道路上,只有坚守是远远不够的!”
用智慧和创新守护生命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胡锦文和战友开创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防控模式。他们对每一辆要通过长下坡路段的货车进行登记提示,请驾驶员加水、检查刹车,并贴上写有路段情况和防范措施的“福字贴”。相同的提示话语,每人每天要说上几百遍。
胡锦文和战友改造了5个自救匝道,设置了9套自救水箱,使轮胎起火车辆能第一时间实现自救。这一创新使车辆烧毁事故较之前同期下降90%,每年为群众减少损失1000多万元。
针对二次事故风险,胡锦文和战友研发了拥有专利权的二次事故防范预警设备。一旦前方发生事故,预警系统可在10秒内启动,使后续驾乘人员能够及时察觉。同时,启用坡顶截流、坡中导流等防范体系,将截流后的车流引导进加水站等待,使现场最快10分钟内就能做到没有后续来车,有效杜绝二次事故。
“2024年7月26日,一辆大货车失控,两名驾乘人员飞坠出驾驶室,挂在100多米高的悬崖上。幸亏我们在匝道尾部安装的防护网兜住了两人,保全了性命。”胡锦文说,这个救命网兜已成功挽救了至少7条生命,相关事迹还登上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
无私奉献铸就平安坦途
“对家人亏欠太多了。”提起家人,胡锦文感慨道。婚后第三天,他就卷起铺盖去了大风垭口执勤。2019年,母亲突然离世,他驾车1000多公里赶回老家,却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大哥转述了母亲的遗言:“他离家远,不要告诉他我的情况,让他安安心心、好好干工作,村里人都说我儿子优秀,还上了电视,妈妈很骄傲。”
胡锦文身边的战友同样在默默奉献。老民警徐标多次放弃调整岗位,过往司机说“听见他的声音,这段路就稳了”;帅小伙张翼每逢节假日都坚守岗位……
20年过去了,大风垭口的车流量翻了两番,执勤点也发展成中队、大队,接管了全市19条高速公路,总里程634.1公里。曾经的救灾帐篷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时代营房,而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段“死亡之坡”的事故率大幅下降:死亡人数从15年前的平均每年17人,下降到近10年来的每年2至5人,2019年、2021年、2022年三年实现零死亡。
过往的驾驶员称他们为“哀牢山的守护神”,央视记者报道他们是“美丽的追雾人”。大队2次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2次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等。
胡锦文说:“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好每一辆过往车辆的安全。”
相关阅读:
- 胡江辉 2025-07-01
- 田锐文 2025-07-01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22年) 2023-01-28
- 玉溪市简介 2025-04-14
- 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12-07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