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660744 | 文     号 | 530400-005698-20161227-0001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6-12-27 |
玉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近年来,玉溪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和玉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加快适应我市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师资队伍”两个基础,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办学水平”、“学生综合素养”三个提升。
通过改革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了骨干专业建设成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初步显现、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稳步增强等特点。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玉溪二职中、通海职中、华宁职中等学校多次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金奖3个,银奖19个,铜奖37个,受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市将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突出位置,并给予优先支持,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和进展。
截至2015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公办职业院校13所。按办学层次分,有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按等级分,有2所国家示范性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学校,3所省级重点学校,2所省级示范学校,4所省级合格学校。
我市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职业教育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主要配套中央、省下达的项目和职业院校基本建设。截至2015年,全市职业院校校均占地面积为74913.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32.5平方米,校均建筑面积36315.12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5.7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958元,生均图书18.3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7.8台,全市各职业院校均建成了与互联网相连的校园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我市认真落实中职学生免学费和资助政策,全市中职学生都能按标准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着力改善实训设施设备。近年来,在陆续完善玉溪农职学院国家级园林实训基地,玉溪工贸学校国家区域性实训基地,玉溪二职中、玉溪卫校国家重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江川职中电工电子项目、通海职中烹饪实训项目、华宁职中农机实训项目、峨山职中电工电子实训项目四个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实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建成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我市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按照职业教育教师建设专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每年都选派上百名教师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修培训,并选派数十名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云岭首席技师1名,云岭教学名师3名,全省教学名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7名,“双师型”教师749名。大力开展“特聘教师”的聘用,几年来共聘请特聘教师677人次,大多是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为学校及学生提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技能。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在职在编教职工1833人,其中专任教师1522人。全市职业院校中职(职高)开设17大类,49个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31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1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基本覆盖我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提升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为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2012年,在新一轮骨干专业评审会上,我市认定了18个与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每个专业投入10万元作为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加以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目前,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已经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校,玉溪二职中全国示范校建设项目已经通过省级验收;玉溪技师学院成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玉溪二职中分别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职业院校师生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大赛及师资培训基地,通海职中的烹饪专业、华宁职中的农机专业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其他职中都明确了各自的骨干专业,全市职业院校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一、二、三产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
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职教集团办学模式
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形成校企“共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共研教学改革新方案,共建学生实习实训新基地,共探教学和管理新模式,共育双师教师新举措”的合作新机制。
各职业院校精心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一是采取“2+1”的培养模式,即完成两年校内学习后,第三年到专业对口企业实习,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采取“工学结合”模式,即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实现了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交替进行,边学边干边提高,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三是采取“订单培养”模式,把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紧密结合,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到校兼课,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市还积极探索“政策兼容、项目协作、资源整合”的集团化运作机制,不断创新探索烟草职教集团、工财贸职教集团、旅游职教集团三大职教集团办学运行模式。经过几年的运行,三大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发展到百余家,联办学校从市内延伸到市外,联办企业延伸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岛环渤海经济区,将实习实训基地延伸到企业车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长三角、珠三角许多企业到玉溪职业院校挑选毕业生,许多企业已同学校建立了供需关系,有的还积极签订一定时期的培养订单,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打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通道
为构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互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我市依托玉溪工贸学校、玉溪二职中组建成立了玉溪开放学院、红塔开放学院。两所二级学院与云南开放大学搭建起互通的教育平台,在找寻发展定位、探索办学机制、创新办学模式等领域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在中高衔接、构建职教人才立交桥、建立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2015年学年,两所开放学院在校学生已突破万人。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光明,举足轻重。随着我市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我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