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4745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日期 | 2022-05-05 |
关于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的公告
关于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我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代拟了《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现在网上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请将意见建议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于2022年5月10日前反馈至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寄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汇溪路上段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爱国卫生运动协调指导科
电子邮箱:yxaw2022861@163.com
联系电话:0877—6135240
附件: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
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的指示精神,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关规定,按照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关于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爱卫办函〔2021〕8号)和《关于印发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全爱卫办函〔2021〕10号)要求,全面推进健康玉溪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持续改善健康水平。玉溪市作为云南省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城市,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健康中国2030”、“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实事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影响评估贯穿重要公共政策制定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健康管理格局,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等各方面,基本建立健康影响评估政策体系、工作规范、实现路径和运行保障机制。逐步对部分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健康影响评估,积极打造一批实践案例。到2022年底,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方法、路径、工具基本成熟,力争重要公共政策评估覆盖率达30%。到2023年,重要公共政策评估覆盖率达50%以上,其中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覆盖率达100%,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全面推广运行,探索性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健康影响评估。
二、评估范围及对象
(一)重要公共政策。以市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不含卫生健康部门)名义,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反复适用的公文。市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发布的公文,以及转发上级政府或部门的文件,不属于评估对象。
(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筹备阶段(2022年1月—4月)
1.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
3.开展学习交流。采取内培外训方式,邀请国家专家对所组织人员进行健康影响评估相关培训。
4.制定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健康影响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内容。
(二)试点评估阶段(2022年5月—12月)
根据健康影响评估方法,在市本级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原则上要求重要公共政策评估覆盖率达30%。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路径和工具,不断深化试点推广工作。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
全面推行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探索性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健康影响评估。重要公共政策评估覆盖率达50%以上,其中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覆盖率达100%。
四、评估机制
(一)实施主体
由党委政府作出决策的,由决策提出部门作为评估实施主体;由部门作出决策的,由该部门作为评估实施主体;多部门作出决策的,由主牵头决策机构作为评估实施主体。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拟定出台的政策规划及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交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办公室按照相关技术流程协调组织实施评估、作出评估报告,向决策部门提交参考及进行监测评估。
(二)任务分工
需要人大通过或党委、政府行文发布的政策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备案目录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各部门制定的、不需人大通过或党委、政府行文发布的政策,由各部门组织实施。
(三)实施步骤
由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根据各部门提交备案的拟定政策和规划按照部门初筛、提交登记、范围界定、分析评估、提交报告、跟踪监测。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党政部门在进行健康影响评估时要坚持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协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是评估制度实施的责任主体,各有关部门是评估工作的执行者,卫生健康部门是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者。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健康影响评价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指导和规范辖区内健康影响评估实施工作,研究健康影响评估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审议和推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二)构建工作网络。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网络旨在汇聚本辖区各相关部门,在工作网络成员间通过开展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政策咨询等共享性活动,推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落实。各部门中的政策制定相关机构负责完成本部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进行本部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总结经验,促进交流,强化培训,加强与更高级专业机构及有关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团队的联系,提升工作能力。
(三)组建专家委员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推荐遴选专家,成立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为本地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工作由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统一调配。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本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与资源、产业发展、公共卫生、新闻传播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集部分成员召开会议。因工作需要,可临时特邀在公共政策和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估领域具有较高政策和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或实际工作者,参与专家委员会相关工作。
(四)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倡导、干部培训等方式促使各级党委政府运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应对健康问题, 促使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本部门工作对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五)保障经费投入。把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年度预算给予保障。
附件:1.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
2.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
附件1
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
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
序号 | 部 门 | 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 | 相应健康问题 |
1 | 市委组织部 | 将健康专题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 | 健康人群 |
2 | 市委宣传部 | 将公民健康素养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 | 健康文化 |
将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纳入文明城市活动规划 | |||
加大健康政策和知识宣传力度,倡导建立健康文化氛围,保障健康类节目、栏目和公益广告播放的政策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
3 | 市发展改革委 | 关于健康领域规划和投资的意见或办法 | 健康资源 |
将健康促进与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健康促进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目标考核管理 | |||
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举措 | 健康产业 | ||
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 食品供应 | ||
4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关于加强工业节能降耗的方案或规定 | 健康环境 |
推进企业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
5 | 市教育体育局 | 关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办法或措施 | 健康素养 |
关于加强和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方案及措施 | 健康环境 | ||
关于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性措施、办法 | |||
关于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规定或办法 | 健康人群 | ||
关于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文件 | 健康环境 | ||
关于开展体育健身知识科普宣传活动的办法及措施 | 健康文化 | ||
6 | 市科技局 | 加大健康领域科学研究的投入 | 健康资源 |
7 | 市公安局 | 关于加强维护社会治安,减少犯罪的方案或措施的编制与修订 | 社会环境 |
关于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维护交通安全的方案或措施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加强消防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案或措施的编制与修订 | |||
8 | 市民政局 | 关于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文件制定 | 社会救助 |
贯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有关政策,编制相关落实措施文件 | 社区服务 | ||
关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健康领域社会组织登记工作 | |||
9 | 市司法局 | 关于提高法律援助的有关工作 | 社会环境 |
关于加强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的工作 | 特殊人群 | ||
10 | 市财政局 | 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慢性病防治等项目经费保障 | 健康资源 |
11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制度的编制与修订 | 社会保障 |
劳动保障监察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工伤等保险水平有关问题政策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加强劳动保护有关事项的公共政策的编制与修订 | |||
将健康素养列入新入职人员培训内容 | 健康人群 | ||
12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 将健康元素融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科学规划公共卫生、医疗、体育健身、公共交通等功能区域 | 健康环境 |
关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办法或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
严格生态红线管控 | |||
13 | 市生态环境局 | 关于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健康影响评估政策和举措 | 生存环境 |
关于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或办法的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指导和协调解决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的重大环境问题的办法或方案的编制与修订 | |||
14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关于开展和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措施或方案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 | |||
健康步道建设的规划 | |||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健康保护 | |||
关于加强园林绿化、绿地管理等制度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
市容市貌综合管理 | |||
城乡垃圾处理 | 健康环境 | ||
关于加强市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环卫设施建设方案 | |||
15 | 市交通运输局 | 关于发展公共交通,方便群众出行的文件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关于加强交通工具及车站卫生环境建设和无烟环境建设的制度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在高速公路规划选址、设计和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 | |||
16 | 市水利局 |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 | 供水安全 |
17 | 市林草局 | 关于加强植树造林的规范性文件 | 生态环境 |
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的文件 | |||
18 | 市农业农村局 | 关于加强人、畜、禽粪便和养殖业的废弃物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 生态环境 |
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的政策性文件 | |||
关于推广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净化城乡环境的文件 | |||
关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政策性文件 | 食品安全 | ||
关于提高畜禽产品产量和质量 | |||
人兽共患疾病防控工作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疾病防控 | ||
19 | 市商务局 | 落实加油站、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20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整治、控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A级旅游景点紧急援助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预防意外伤害 | ||
星级酒店宾馆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
21 | 市应急管理局 | 关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防范安全事故的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预防意外伤害 | ||
22 | 市审计局 | 加强对医疗保障资金、医院成本核算、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和福利资金规范使用的审计 | 健康资源 |
23 | 市国资委 | 落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24 | 市市场监管局 |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编制与修订 | |||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摊贩、餐饮服务摊贩及家庭集体宴席服务者备案管理的编制与修订 | 食品安全 | ||
小餐饮许可审查管理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实施方案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监管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资源 | ||
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和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的制度及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
涉及医疗、药物、保健、健康管理等商业机构(如药店、诊所、养生馆、健康管理公司等机构)工商注册的资质审查管理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
25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 | 将健康城市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纳入常规调查范畴 | 健康信息 |
26 | 市医疗保障局 | 关于企业职工参加医疗、生育等保险水平有关问题的政策的编制与修订 | 社会保障 |
关于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 | |||
27 | 市民宗局 | 关于向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的措施及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文化 |
28 |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机关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29 | 市信访局 | 对健康相关信访进行专题分析和干预 | 健康人群 |
30 | 市委党校 | 将健康城市建设和大健康专题纳入日常培训课目 | 健康人群 |
31 | 市总工会 | 关于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纳入各级工会工作之中 | 健康人群 |
倡议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健康城市、健康企业建设 | |||
32 | 团市委 | 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纳入各级团组织工作 | 健康人群
|
倡议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学校建设 | |||
33 | 市妇联 | 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妇联组织工作 | 健康人群 |
开展健康家庭培育,倡议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健康家庭建设 |
附件2
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
为有效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玉溪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
一、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
主 任:陈 静 市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师燕忠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成 员:王 红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局局长
赵 琳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郑寿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柴慧明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
李安亮 市委党校副校长
方 灵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姚学松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卫东 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梁玉浩 市科技局局长
石 凡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罗 律 市民政局局长
师 文 市司法局局长
高 勇 市财政局局长
胡庆华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
何国斌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王 红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郭铭强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建宏 市水利局局长
赵 琼 市商务局局长
邓志刚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向绪林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潘宝华 市应急局局长
杨文钦 市审计局局长
赵 琦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柳 洪 市国资委主任
张国华 市广电局局长
蒋光厚 市林草局局长
孔令斌 市机关事务局局长
王 辉 市医保局局长
王增琪 市政务服务局局长
邓会宾 市投资促进局局长
陈 斌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张艳华 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陈雪峰 团市委书记
龚桂存 市妇联主席
欧光荣 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万建良 市税务局局长
武映棣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李自飞 玉溪海关关长
赵 华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矣成江 市疾控中心主任
主要职责:统筹全市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法和路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完成国家、省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评估组。
二、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及职责
主 任:师燕忠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副主任:赵 华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矣成江 市疾控中心主任
成 员:黎明燕 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协调指导科科长
保佑佳 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
黎保权 市卫生健康委政法体改科科长
杨燕梅 市卫生健康委宣传科教科科长
王一舒 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协调指导科工作人员
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委员会的会议安排、文件起草和委员会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负责评估专家库的管理工作。
三、委员会评估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 长:矣成江 市疾控中心主任
副组长:张轶群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 员:李再友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
李冬梅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工作人员
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按照相关流程对具体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提交委员会办公室备案;负责健康影响评估相关工作的调研,指导各部门开展自我评估。
市健康影响评估委员会若有人员变动,由各成员单位相应负责人接替,同时报委员会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调整。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