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021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01 |
三尺讲台传薪火一家和睦享温馨——访市级文明家庭法建华一家
法建华与妻子一起做饭,轻声交流。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沈杰 文/图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2021年,易门县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法建华一家获评玉溪市文明家庭。这个扎根教育的家庭,以三代人的坚守、夫妻间的扶持,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温度与力量。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家庭,倾听他们荣誉背后的故事。
三代十师:“教育世家”的传承
敲开法建华家的门,中式装修透着温馨,夫妻俩亲手制作的挂画、儿子养的鹦鹉与仓鼠,让屋子充满了生机。阳台上年迈的父亲晒着太阳看书,厨房里母亲忙着择菜,法建华切菜时与妻子李艳萍轻声交谈——这幅日常画面,藏着一个横跨三代的“教育世家”的故事。
法建华的父亲细数了一下,家里10余人都是教师,任教足迹遍布易门县多所学校。1999年,法建华从玉溪师范学校毕业,先赴绿汁镇河尾小学任教,后辗转龙泉街道多所小学,2016年起任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20余年。妻子李艳萍2004年从玉溪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在铜厂乡多所完小坚守15年,2019年调到易门县第一幼儿园。
“婆婆曾陪我在乡村学校带娃,孩子常生病,她从不抱怨。”李艳萍回忆,2012年儿子法瑞青出生,产假结束后,她返回铜厂乡西山小学任教,婆婆主动随行照料,这份体谅让她至今感念。
夫妻并肩:讲台与家庭的双向奔赴
“情与教育相伴,爱与服务同行”是法建华的工作格言。从教以来,他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班主任到副校长,始终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龙泉街道、易门县、玉溪市的“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成为玉溪市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在教研领域,法建华是年轻教师的“引路人”。担任教导主任时,他承担20余次教研讲座与示范课,指导10余名教师获得乡镇级课赛一、二等奖。2013年到中心小学任教后,他指导的参赛课多次在市、县获奖,2020年,由他指导的许亚丽老师的《圆的认识》、2022年周敏老师的《数与形》、2024年杨玲娜老师的《11—20的认识》三堂课更是获得市级一等奖。
妻子李艳萍无论是在乡村完小的教师岗位上,还是县级幼儿园的办公室岗位,都踏实履职,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奖励,曾获乡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他是‘工作狂’,却从不忘家庭。”李艳萍说,法建华要对接全街道300余名教师、5000多名学生,经常加班加点,她始终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关乎千家万户,支持他就是支持教育。”而法建华只要有空,就主动做家务,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等家事都会与妻子商量,夫妻互敬互爱,成了邻里学习的榜样。
言传身教: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是人才摇篮,道德是家庭财富。”法建华与李艳萍格外重视儿子的品德教育,通过日常言行教他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法瑞青断奶后随法建华在县城生活,法建华将其照料得无微不至。孩子想要宠物狗,法建华耐心解释住宅内不便养,孩子转而提出养仓鼠,他欣然同意,后来又添了鹦鹉。看着孩子每天认真照料宠物,夫妻俩知道,责任与担当已在孩子心中萌芽。
随着法瑞青长大,求知欲渐强,法建华发现他对电脑感兴趣,便支持他学习编程。法建华讲述:“我鼓励他大胆创新,但约定一周用电脑一到两次,每次一小时,闹钟响了他就主动关电脑,他深知不自律并不自由的道理。”闲暇时,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听孩子讲绘画中的故事,或一起做家务,平淡的日常里满是温馨。
如今,法建华家庭依旧保持着和睦向上的氛围。这个普通家庭,以“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家风,践行着文明家庭的内涵。正如法建华所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家庭都和睦了,社会就更和谐。”他们的故事,也为更多家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