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133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7-09 |
从“老旧散”到“美宜居” 老旧小区破“墙”而立焕新颜
走进红塔区共美家园小区,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人车分流的健康步道与连片打通的空间格局相得益彰。近年来,这个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板工程”,通过拆除有形的围墙、打通无形的隔阂,实现了从“老旧散”到“美宜居”的美丽蜕变。
“改造以后,出行方便了很多,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打通了,不需要绕行,出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卫生环境也改善了。”业主许宝安对改造后的小区赞不绝口。
作为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省级示范项目,共美家园的前身是18个各自封闭的小区。通过系统改造,3000多米围墙被拆除,342个违建柴棚和32处违章建筑得以清理,实现了片区的整体连通。小区绿化率从10%提升至22%,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并配套建设了社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便捷的“十分钟生活圈”。值得一提的是,共美家园的改造资金被精准投入到解决居民“心头大患”的“里子”工程上。地下管网更新、墙面防水处理、堵塞下水道疏通等“看不见的工程”得到优先保障,切实提升了居住品质。
据了解,共美家园自2021年12月完成改造以来,着力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引入“社区规划师”组织居民共商公约,组建“家园护卫队”每日巡查。通过安装智能门禁、完善监控系统、设立微型消防站等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成立片区党支部,推动业委会选举,构建“红色物业+小区治理+党建”联动体系。
共美家园的蝶变,是红塔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面对庞杂的改造对象与多元诉求,红塔区创新实践,探索出“改造片区化、融资多样化、运营市场化、管理智慧化、治理多元化”的“五化”新路径。在破解资金难题上,采用“中央省级补一点、市区政府投一点、居民出一点、资源整一点、社会筹一点”的“五个一点”筹措模式,通过财政补助、居民自筹、国企参与等渠道,累计投入逾13亿元。自2019年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已完成261个小区改造,惠及数万居民,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共美”的治理目标。未来,红塔区还将依托共美家园改造经验做法,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建设成果。(通讯员 李书帆 李晃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