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2849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01-31 |
在玉溪的外乡人:提前收获“家”的温暖
春节快到了,对于玉溪本地人来说,回家过年也许很简单。但在玉溪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异乡,在玉溪创业、打拼。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与匆忙,无论过年回不回到家乡,他们都在玉溪提前收获了“家”的幸福与快乐。
1、今年春节忙生意 春节就在玉溪过
受访者:尹强,山东人,现任玉溪强瑞商贸有限公司总代理,2001年来到玉溪。
因为父母常年在国外发展,我从小就寄宿在云南的亲戚家。2008年从四川攀枝花大学毕业后,我到玉溪浦发银行工作。一年后,我又任职于玉溪市仲裁委员会。2011年,我开始从商。
因为要忙生意,我今年不打算回家了,父母也不过来,我就和玉溪的朋友一起过年了。不能回家过年,心里也有遗憾,但我也在玉溪收获了快乐。新的市委书记上任后,将项目规划和建设的程序简化了,提高了效率,对于我们投资方来说是个好消息。等“昆玉一体化”实现后,玉溪的创业和就业环境就更好了。
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从项目上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加快实现“昆玉一体化”进程。
生意上逐渐有了起色,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冀。我已经打算在玉溪长住了,这里居住环境好,适合养老,我想把父母接来安享晚年。
2、工作半年想家了 回家过个团圆年
受访者:张露露,山东人,玉溪先锋数码影像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职员,2008年来到玉溪。
我是玉溪师范学院艺术专业的学生,去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决定留在玉溪了。大学刚毕业,很多省外的同学都选择回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我没有,因为那样的生活过于平淡无奇。玉溪虽然不大,但对23岁的我来说却充满了机会,而且这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情怀,都深深吸引着我。待了几年,我对玉溪的情感也由起初的习惯逐渐变成了眷恋。
刚毕业的时候,我做过很多兼职,都不尽如人意。几次辗转之后,我来到玉溪先锋数码,从事调色、出片等工作。我很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这么快找到一份称心、满意的工作。这也是我去年最大的收获。
好久没见家里人,真的挺想他们的。我打算2月3日回家,和家人团聚,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我的新年愿望很简单,希望多学几个软件,扩大知识面,还想在玉溪多交几个朋友。
3、留在玉溪学汉语 异国他乡过大年
受访者:朴英熙,韩国人,目前在玉溪师院国际交流处学习汉语,2012年来到玉溪。
我是一名司法官,在韩国昌原地方法院工作快20年了。去年8月,我来到玉溪师院开始拼命学习汉语,打算在明年8月份回国前取得玉溪师院法学本科的学位。
我来玉溪时间不长,但对玉溪的感觉好极了。这里气候温暖,空气也特别新鲜。在韩国,这个季节已经到零下20多度了,玉溪却像春天一样暖和。玉溪师院外国人比较少,学习汉语的环境很好,我可以天天和中国朋友待在一起,这样有助于提高我的汉语水平。而且,国际交流处的老师们对我很热心,也很有耐心。我有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为了学习汉语,她们也和我一起来到了玉溪。和我一样,她们也很喜欢这个城市,尤其是美食。只要一到周末,她们就会约着朋友去吃玉溪的米线和火锅。
目前我正在写论文,两个女儿也要抓紧时间学习汉语,所以今年不打算回韩国了,准备和玉溪人民一起过春节。
我的新年愿望是汉语能说得更加流利,并顺利取得中国的学位证。我想对玉溪人民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生活幸福。
4、全家都是“玉溪人” 过年自然不离开
受访者:吴金笑,黑龙江人,2001年在玉溪定居。
我今年64岁了,已经在玉溪生活了12年,和玉溪有着特殊的缘分。2000年,我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世界经济研讨会,并结识了一位昆明的朋友。他告诉我,昆明四季如春,生活闲适而自在,希望我能到昆明逛逛。
那一年,我大女儿高考落榜了。昆明的朋友建议我带女儿到昆明报补习班,然后以云南考生的身份再参加一次高考。经过一阵心理斗争,我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但在女儿报考时,户口却成了问题。当时昆明物价太高,我们买不起房子,户口迟迟落不了。当我们准备回老家时,我在昆明火车站偶然看到了“玉溪”二字,经多方咨询后,我打算到玉溪看看。
到玉溪后我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而且房价也不高。我们在北苑小区买了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户口问题解决了。2001年,大女儿被云南大学外语学院录取,现在玉溪一中分校任教。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了。
现在,老伴、我、3个孩子,我们一家5口都生活在玉溪。记得女儿还在读书的时候,我和老伴都没工作,家里的钱基本都花光了,生活十分窘迫,多亏北苑社区居委会帮我们申请了低保才得以维持生计。去年4月,我得了脑梗,北苑社区居委会定期派人到家中照顾我,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过去的一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女儿有工作了,我们在玉溪的生活也越来越稳定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全家都和和美美,相信今后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5、扎根玉溪很多年 玉溪是第二个“家”
受访者:何小祥,湖南人,现任玉溪市湖南商会会长,1989年来到玉溪。
来玉溪做生意的湖南人,基本上都是跟着亲戚过来的,我也一样。记得1989年刚来到玉溪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十多岁的毛头小子。玉溪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候好。当时正值夏天,要是在老家湖南的话,我一定会热得睡不着,但我在玉溪的第一晚却睡得特别香,因为这里气候温和,蚊子也少。这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
玉溪人性格淳朴,不排外,对于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湖南人在玉溪做生意很少会遇到阻力,碰到困难了,玉溪人也会尽量提供帮助。湖南商会在玉溪成立后,会员达到了216户(红塔区辖区内),是我刚来玉溪时的4倍。
现在,我们60%的会员都在玉溪买房,准备在玉溪扎根了。我和妻子、两个孩子也在玉溪定居多年,早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舍不得离开了。
最近我从媒体上看到,玉溪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对湖南商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商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今后玉溪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意、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会有更大的收获。
编 后
扎根“第二故乡” 再攀新的高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玉溪优质的自然资源,招商引资的好政策,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环节的好做法,勤劳朴实的人民……都深深地吸引着那些在玉溪学习、创业、打拼的外乡人。
他们在玉溪找到并融入了一片创业、生活的乐土,这片沃土生机无限。他们扎根“第二故乡”,办公司、谋事业、闯市场,以创业为乐。他们在玉溪安家落户,入乡随俗,安居乐业。他们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深深喜欢上了“第二故乡”。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远离家乡的他们成了玉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新玉溪人”在改变着小城玉溪,小城玉溪也在影响着“新玉溪人”。新玉溪体现出新思想、新文化、新时尚和新的发展方向,将为“新玉溪人”创业、生活提供更加广阔、和谐的舞台。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的起点,也是终点。蛇年春节,那些在玉溪学习、创业、打拼的外乡人,有的忙于学习、生意、工作,春节不能与远方的家人团聚;有的则被玉溪这座小城深深吸引,选择在玉溪安家落户,成了“玉溪人”,玉溪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坚信:只要心在、情在,“家”就在。
新春佳节将至,感谢所有在玉溪工作、生活、学习的外乡人,祝愿他们春节快乐,扎根“第二故乡”,再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