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6657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水利局 | 公开日期 | 2024-10-11 |
易门小街乡核桃箐村:党建引领“节水增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四省两增”
云南易门县小街乡核桃箐村是一个彝族传统村落,这个背山面水、依山伴田的小村庄一直以烤烟、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生,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核桃箐存在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用水难、浪费无人管、工程维修缺保障等问题,因此用水问题成为村民们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今年来,小街乡以党建为引领,在核桃箐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走出了“节水增效”的新路子。层层联动,“三级组织”抓落实为确保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科学有序推进,在工作前期,小街乡乡村组三级干部主动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以座谈会、意见调查、“一事一议”等形式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情况、水费收缴情况、水利工程管护情况等做了深入摸排了解,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确保后续改革工作符合当地实际、得到群众认可。同时,在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反复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为村民解读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详细为其答疑解惑,促使农户能正确理解改革意义;强化水情教育,引导农户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使得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扩宽思路,“五项机制”打基础小街乡坚持“先建机制、后建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建、管、用”相关机制,确保水资源管理规范、水费收缴明确、基础设施管理到位。一是立足实际,完善水价机制及水权分配机制。全面摸清核桃箐耕地面积、灌溉面积,对日常生产生活供水量、用水量等基础数据进行摸底统计,并综合对群众承受能力、项目运行成本等进行分析,将核桃箐划分为自流灌溉区和管网灌溉区,做到科学、合理收费。二是组织引领,健全村级工程管护机制及群众全程参与机制。核桃箐村以项目为抓手,投资171.08万元,实施产业灌溉配套工程,将管网架设至田间地头,并动员广大群众安装智能化水表200只,实现一户一表、一表多卡,投资建设成果惠及127户467人。为强化项目管护机制,小街乡探索“村办公司+村组+用水群众”的管理模式,由村办公司负责水费收缴工作,并利用收缴水费做好日常工程应急抢修、人员工资发放等,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是开拓思路,探索节水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建立严格的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及节水奖励机制,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节水的用水主体给予奖补,形成多用多付费、节约得奖补的良性用水供求格局。改革创新,“六个指标”出成效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核桃箐改变了以往“看天吃饭”的局面和“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四省两增”,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注入强劲的“水动能”。一是明确取水模式,做到“省时、省工、省力、省水”。改革后核桃箐村采取“先充值、再放水”的收费模式,规范水费收缴工作,让群众能在生产生活中24小时充值刷卡用水,节约了灌溉时间,也提升了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同时灌溉区管道输水、刷卡放水的模式,改变了群众原本需要拉水、挑水的灌溉情况,切实节省用水人工、时间成本。二是提升用水效益,实现“增产、增效”。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后,生产生活水费收入由改革前5000余元提高至12000余元,增长率达140%,用水量由改革前的5.8万立方米下降到4.3万立方米,亩均节水13.5立方米,用水效益逐渐凸显。同时烤烟等农作物用水得到充分保障,实现了农产品增产、群众增收。
相关阅读: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2024年“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 2025-02-12
- 2025年省考笔试温馨提示 2025-03-11
-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机构 2025-03-11
-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构职能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