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0400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3-23 |
营造科技创新小气候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小气候,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玉溪市积极贯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支持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58.5%,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规划,壮大县域科技创新管理服务队伍,促进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已有3个县区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每个中心建设得到省级补助经费40万元。二是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3户,创新型试点企业3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4户,省科技型中小企331户,省级众创空间4家。建有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三是是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市委、市政府重视营造科技氛围,2014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实施科技创新“七大工程”;2015年启动了包括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内的“六城同创”工作;2016年开展了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启动实施《创新驱动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2017年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建设“科教创新城”,出台《玉溪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四是创新能力逐年提升。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819件、授权量1003件、有效量807件,实现了翻番。玉溪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目前,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积极制定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机制,强化调查研究和交流对接等基础性工作。五是创新平台明显增强。玉溪高新区进入国家级行列,红塔工业园区、易门陶瓷特色工业园区和玉溪研和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入国家级行列;红塔区、通海县、易门县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海县蔬菜、花卉农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六是创新成果不断增多。2017年全市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3项。获省奖励的科技成果项目1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争取各项科技经费共计6085.6万元。市级科技项目投入4882.7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成果转化意识有待提高。科研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研究、轻转化,重基础、轻应用,重论文、轻专利”等现象,导致高校、科研院所很多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运用。具体表现为企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科技成果引进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部分政策在落实上还有体制机制障碍,存在“末梢堵塞”现象,“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
2.高端人才支撑后劲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尖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匮乏。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关键在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由于未建立院士专家信息库,市、县区对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有限,已建站单位普遍存在对接难、邀请难等问题。
3.对院士专家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多数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组织形式是以项目为纽带,合作形式主要为技术转移、联合攻关,虽然合作较为紧密,但深度、广度不够,院士专家在技术先导、集成创新、战略咨询、产业规划、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全市人才发展不平衡。一是学科技术带人分布不均。市级学科技术带人集中在玉溪市级单位(部门),各县区较少;七大主导产业学科带头人分布不均衡。二是全市各县区人才发展水平也不均衡。例如,人才多流向红塔区、江川区,而一些偏远地区人才流动较慢。现有的科技人员90%以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不到10%。
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亟待加大。各区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且不均衡。虽然全市科技投入的整体态势良好,R&D经费支出也逐年增加,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2016年仅为0.44%,与全国(2.11%)、全省(0.89%)平均水平相差甚大。其中,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基数低,绝对额小,对企业研发活动经费支持强度不够;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比重较小。我市工业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有80%的企业未开展R&D活动,绝大多数企业依赖于对技术的引进与生产线直接装配,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开发能力。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我们将继续落实《玉溪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对玉溪市9个县区的全覆盖。
1.提高全社会成果转化意识。做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让相关政策特别是激励机制深入人心。
2.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指示,督促、指导高校和科研院所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制度,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改变重论文重专利申请,轻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
3.创新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组织模式。推动工作站联合多方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或组建研发联盟,开展关键核心与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使工作站成为具有独特作用的高层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4.加强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交流。对急需解决的科技及技术难题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另外,建立已建站的院士专家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
5.加大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严格落实《玉溪市实现2020年R&D占GDP2.5%实施方案(试行》,让全市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方式,增加金融、投资机构、社会资金、资本市场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机制,加快形成“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
(市科技局张文海、赵金秀)
相关阅读:
- [朝闻天下]听民意 汇民智 凝聚众智众力 提高工作水平 2025-03-07
- 提高治理欠薪的制度执行力(人民时评) 2025-01-24
- 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25年预算公开 2025-02-20
- 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丨“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2025-02-17
-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2025-02-17
- 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丨“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2025-02-17
- 玉溪师院、玉溪农职学院召开高本贯通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会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扎实推进教学实践工作 2025-02-14
-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五条措施》的通知 2025-02-10
- 提高治理欠薪的制度执行力(人民时评) 2025-02-05
- 提高治理欠薪的制度执行力(人民时评)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