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2148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04 |
新平县聚绿成金 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新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聚绿成金”转化路径,创新“大生态+大农业+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保护—建设—转化”的完整生态闭环,探索形成“护绿筑牢哀牢山生态安全屏障,赢得生态美;扩绿发展新平橙高原特色农业,赢得百姓富;兴绿打造花腰傣生态文旅品牌,赢得产业兴的“三绿促三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5亿元,稳居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第1位,为云南乃至全国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示范样板。
护绿筑牢哀牢山生态安全屏障,赢得生态美。新平县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红线,将生态空间管控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2%。修订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建立西黑冠长臂猿监测站、野生动物救护站、鸟类监测环志站,加强极度濒危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栖息生境保护,建立绿孔雀保护小区4个,格力兜兰、云南火焰兰保护小区2个,陈氏苏铁保护小区4个,形成社区共管保护机制。西黑冠长臂猿群体数量较2010年增43.55%,境内绿孔雀数量比2017年增加近4倍。哀牢山新平段成为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最集中和种群数量最大的地区、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滇中生态安全屏障和滇中地区重要水塔,为新平提供优质水资源4.6亿立方米/年,生态效益总价值约18.78亿元/年,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扩绿发展新平橙高原特色农业,赢得百姓富。新平县坚持增绿增收协同,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褚橙”培育“黄金酸甜比”打造高原特色高端品牌,采取“生态修复产业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种植养殖循环化、科技创新数字化、市场营销品牌化、利益联结一体化、价值实现多样化”的“七化”模式,打造“一县一业”和“新平橙”区域公共品牌。全县“三品一标”认证28家48个柑桔产品,认证面积5.03万亩。全县种植柑桔20.19万亩,产量40.59万吨,产值17.05亿元,涉及的1.1万余户农户户均收入达14万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8元。通过多年探索坡改梯和柑桔种植改善生态,水土保持率从2004年的63.1%提升至2024年的83.87%。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群众增收的双同步。
兴绿打造花腰傣生态文旅品牌,赢得产业兴。依托哀牢山、红河谷、花腰傣,将自然、产业、人文融合,一体化整合山上山下旅游资源,形成“山下感受花腰傣民族风情、山腰体验农耕采摘乐趣、山顶领略雄奇秀美自然风光”的立体特色旅游环线,打造“中国花腰傣之乡”和“中国花腰文化旅游目的地”,拓宽“两山”转换新途径。戛洒“火红凤凰花·风情花腰傣”赏花民俗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7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97亿元。
相关阅读: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