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3034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4-05-06 |
澄江市“查、测、溯、治”四步走推进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近年来,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2023年7月起,以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核心,聚焦“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污水怎么办”,“查、测、溯、治”四步走对澄江市辖区内的6个镇(街道)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为抚仙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人工+科技”应查尽查,有据可查。按照“全覆盖、重实效、可执行”的原则,抽调生态环境、水利、6个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现场排查组,采用人工徒步现场实地查看排口情况。累计出动 人(次)对涉及国家重点关注的抚仙湖、南盘江(澄江段)2条水体、共计35条(个)河道、水库开展现场排查。针对仙湖路东段马料河管道管径较小、人工排查难度较大等困难,引入管道检测机器人,利用科技手段完成老马料河河道和源头及地下排水支管总计约22.59km的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应排查河道、湖库等长度491.47公里(左岸+右岸),实际完成排查491.47公里;共计排查入河排口946个。排查率达100%。
“三同步”监测溯源,有据可依。携带监测设备,同步开展入河排污口监测,对排污口的水量、污染物种类、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全面了解澄江市污染物入河排放情况。针对暗沟水排放情况,聘请第三方采取水样快筛方式判断水源、利用污染排查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水中的氨氮、总磷等。共计完成有水排口监测300多个。在现场排查的基础上,同步开展入湖排污口污染源溯源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分类并确认,追踪查出背后的排污企业,厘清排污责任,为后续开展分类整治工作提供基础。目前已完成946个入河排口的溯源工作,排查率100%。同步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登记,摸清抚仙湖湖体及35条河道、沟渠排污口的数量及其分布,建立澄江市入河排污口名录。生态环境部门3名工作人员通过参加部、省、市相关在线培训学习,掌握排口录入技能。利用排查、监测、溯源工作间隙,通过数据整理填报,基于通用地图信息平台,形成澄江市入河排污口分布点位图。已完成排口录入946 个,其中:排污口13个、非排污口 933个。
部门联动发挥作用,整治有效。根据排查、溯源、监测情况,经分析研究确定需要整治的排污口13个。其中:河道旁侧垃圾池排污口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3个、其他农田退水口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雨洪排口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1个,右所小街雨洪排口1个,老马料河疑似生活污水排口4个。整治工作制定《澄江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清单》,对摸排确认的入河排污口类型、河流名称、排口基本信息(位置、与排入水体关系、周边环境描述、水来源、口门形态、监测情况)、主体责任单位等情况建立台账进行管理。由分类整治组和市河长制市级责任单位牵头,在排查、监测和溯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口一策”、精准整治的原则,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分类制定整治方案,提出整改对策及措施(包括取缔、规范、整治、封堵等),及时开展排污口、涉水污染源清理整治工作,并实行销号制度。目前,已完成整治6个,整治率46.2%。
相关阅读:
- 市外办2025年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三服务”清单 2025-05-20
- 关于印发玉溪高新区促进内贸市场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工作11条措施的通知 2025-05-20
-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工作的通知 2025-05-20
- 强本领 筑防线—江川区扎实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业务能力提升暨灾害信息员培训 2025-05-19
- 澄江市应急管理局为防灾减灾救灾做好保障工作 2025-05-19
- 玉溪全面统筹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纵深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25-05-19
- 市商务局开展“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宣传活动 2025-05-16
- 玉溪市防震减灾局党组班子成员及其他市管干部工作分工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