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3538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3-03-31 |
易门县答好“民族团结+生态文明”责任卷 扛实绿色担当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出,要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是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更是我们身处基层“环保卫士”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动力。近年来,易门县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汇聚民族团结力量、筑牢生态屏障、扛实绿色担当,答好“民族团结+生态文明”责任卷,守护好美丽易门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一是吹响“民族团结+生态文明”集结号,汇聚民族团结力量。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讨论活动,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团结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完善易门分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按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要求,确立了做好民族工作、讲好民族故事、建好民族示范的创建任务,把民族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坚持“两个共同”的理念,团结、教育和引导全局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格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单位内形成干部职工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开展工作的格局,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堡垒。2022年,易门分局选派政治强、作风实、能吃苦的1名中层干部到小街乡普厂村驻村,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主题党组会议专题学习5次、召开党员大会3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次、专题研讨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次,邀请县委党校老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进机关”专题讲座1次,领导班子成员到联系村党支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题党课讲座6次,受教育党员群众200余人;党支部12件“民生实事计划”已完成10件,阶段性完成2件;党员干部57件“为民办实事清单”均已全部办结;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小街乡普厂村委会、甲浦村委会助农移栽烤烟2次;支持联系点普厂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经费3.75万元。
二是唱响“民族团结+生态文明”致富曲,筑牢生态屏障。易门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大力开展宣传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和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白色垃圾、畜禽养殖、秸秆燃烧和化肥农药使用等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农村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增强群众参与农村污染治理的自觉性,减少白色垃圾、畜禽养殖、秸秆燃烧和化肥农药使用等农村环境污染行为。2022年,易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6% 以上,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任务数395个,完成395个,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 (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100%),畜禽粪污产生量72.95万吨,利用量70.8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7.05%。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农村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提倡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呼吁和引导广大群众关注饮水安全,提高饮用水源地保护意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厕所治理和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广泛发动群众、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掀起热潮,激发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调动农村群众清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2 年全县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4.0万亩,全面完成计划任务,推广应用有机肥面积25.8万亩,推广新型肥料6.2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3.41万亩,2022年全县化肥使用量4860.58吨,比去年减少49.1吨,减少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大力营造“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利用张贴画、墙体画、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富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村审核情趣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垃圾清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治理“三项治理”的主要举措,引导农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推动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普及民族知识,提高各族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水平,把传播好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学习宣讲重点,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脑入心。
三是答好“民族团结+生态文明”责任卷,扛实绿色担当。以项目规划为前提,易门县坚持系统思维、规划先行,修编《玉溪市易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将全县农村污水治理、水美乡村、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组合优化,把全县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到全县的大盘中。结合易门县城周边人5个行政村没有收集处理设施的实际,编制《易门县县城周边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项目正在申请入库中。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保护地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内容,重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重点问题,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近期,易门县岔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争取到3150万元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控制岔河水库汇水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等农村污染源和交通穿越污染隐患,切实保护岔河水库饮用水源安全;易门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试点示范项目争取到180万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将有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诉求,并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生态产品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22年,共接到信访、污染投诉共112件,调查处理112件,处理率为100%。易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革命性举措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弘扬玉溪精神,以思想观念之变、精神状态之变、能力素质之变、作风方法之变,推动意识之变、工作质量之变。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县中医院)共开展有效监测358天,其中一级294天,二级63天,超标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9.7%,满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2%的考核要求;全县国控、省控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4个,水质优良率100%,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8个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编)工作,全县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8.15%、收集处理率11.11%,完成省级下达我县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2021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为基本稳定。
相关阅读:
- 易门县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2025-05-19
- 总量向“上”成本向“下” 金融支持实体既稳又实 2025-05-19
- 市商务局开展“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宣传活动 2025-05-16
- 易门县开展2025年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洪涝灾害)桌面推演 2025-05-14
-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易门县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025-05-12
- 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市级验收确认的公示 2025-05-09
- 玉溪农职学院新增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和6个产业学院 推动产教融合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2025-05-06
- 云南唯一!易门县案例入选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行政推广优秀案例 2025-05-06
- 干字当头抓服务 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04-27
- 关于新建易门县菌乡加油站有限责任公司(加油站)项目的公示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