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2503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3-02-24 |
澄江市六个“转变” 创成2022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月19日,澄江市被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2022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共有5个州(市)、11个县(市、区)获此殊荣。截至目前,玉溪市共获得命名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
近年来,澄江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稳抓牢抚仙湖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全力保护好澄江的绿水青山,同时以生态旅游为主体,带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发展,做大生态品牌、放大生态效应。“十三五”期间,澄江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保持在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西龙潭水质达标率100%,抚仙湖现状水质总体保持Ⅰ类;县域经济大幅提升,全市GDP从“十三五”初的80.8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67.5亿元;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9331元、21675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美好家园。深入开展创卫、创文、创美、创森等“多创融合”,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楹联文化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二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美丽田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建成绿色烟叶基地2万亩,种植水稻荷藕1.2万亩、蓝莓1万亩、生态苗木1.5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户、家庭农场47个、精品农业庄园10个,累计带动农户4.55万户。
三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健康食品牌。发展绿色食品企业3家、无公害农产品企业4家。以荷藕、蓝莓为代表的优质生态经果种植带动群众就业发展。其中,悦莲荷藕庄园依托农户种植荷藕,打造生态景观,亩产值在1.2万元左右,促进群众增收1.5万元;云南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蓝莓鲜果年产量300余吨,产值超过3500万元,季节性用工约5万余人次/年,实现年人均收入1.5万元。
四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美丽乡村。依托优美环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精心打造以特色民宿为代表的小湾、马房村示范村,以森林康养为代表的三百亩、梁王社区示范村,以农业观光、运动休闲为代表的朱家山示范村,实现农田变花园、民房变民宿、农民变市民。
五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最美会客厅。按照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定位,在抚仙湖成功举办了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半程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和中国—东盟国家外长特别会、金砖国家就业工作会、全球“财富”论坛等国际重要会议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永久落户抚仙湖畔,抚仙湖“云南会客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202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3亿元。
六是将“绿水青山”转变为“健康目的地”。紧紧抓住云南国际医疗健康城这一龙头,加快推进抚仙湖以现代旅游服务业和“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集“医、学、研、康、养、旅”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群,促进全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农业劳动向旅游服务转变。
下一步,澄江市将继续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积极融入“双碳”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组建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中心,构建生态产品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综合体。
相关阅读:
- 市外办2025年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三服务”清单 2025-05-20
- 澄江市应急管理局为防灾减灾救灾做好保障工作 2025-05-19
-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的公示 2025-05-16
- 市商务局开展“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宣传活动 2025-05-16
- 2024年度玉溪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2025-05-16
- 玉溪市防震减灾局党组班子成员及其他市管干部工作分工 2025-05-16
- 2025年1-3月玉溪市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2025-05-14
-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2025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 2025-05-13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G8012弥勒至楚雄高速公路弥勒至玉溪段工程建设 项目(华宁境内)临时用地批复的公示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