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102473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12-14 |
【看中医·到玉医】中医论道:秋冬养阳or养阴?三九灸和膏方是好搭档!
【看中医·到玉医】中医论道:秋冬养阳or养阴?三九灸和膏方是好搭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是中医顺应四季、择时治疗、养生调神的基本原则。
中医理论体系中有明确的四季、阴阳观点:中医认为,春夏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阳,从春至夏,阳气逐渐旺盛,到三伏天阳气到达最高点,阴气降到最低点;慢慢过渡到秋冬,阴气逐渐增强,到三九天时,阴气最盛,阳气降到谷底。冬去春来,阴阳变化周而复始。在理解了四季阴阳变化的特点的基础上,来解释“秋冬”为什么要“养阴”就容易理解了。
一、借势而养
此处的“养”可以理解为“蓄养、保养、保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要保养、保护人体的阴精。秋冬阴气最盛,应借秋冬阴气最盛之机,最大限度地保养人体的阴精,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秋冬季节天干物燥,阴虚容易上火的人,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以免燥上加燥,可选择润燥滋阴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梨等,来调整身体的阴虚状态,夏季易上火的症状亦会有所缓解。
二、制约而养
此处“秋冬养阴”的“养”应理解为“制约”。秋冬外界阴寒之气最盛,应该反制阴寒之盛,防患于未然,如怕冷、阳气不足的人应该多食羊肉、韭菜等温热之品来制约寒气。
三、以阴阳互为根本论养阴
“阴阳互为根本”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如人体在白天应是兴奋、精神饱满的状态,属阳;夜间静态的睡眠,属阴。白天要有精神,那晚上就要睡得好,而夜间睡眠好又以白天充分的兴奋为前提。延展到秋冬养生来说,如果秋冬不能养阴者,过食辛辣,伤了阴气,到春夏时阴分不够,就容易患口舌生疮、便秘等火症。
以上三个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秋冬要养阴,但是各个观点的阐述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平和体质的人,只需顺应季节变化,春夏注意保护机体阳气,秋冬注意保护机体阴液。但体质偏阳或偏阴就不能只单纯顺应季节养生。如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都要注重调理阳气。这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思想。
然而人的体质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人体质偏阳,容易上火;有的人体偏寒,冬天受寒容易生病;身体阴阳平衡的人,身体健康,不易患病。对于体质偏寒的人,不论什么季节都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冬季天气干燥也不宜吃过多的阴凉滋润药物或食物。此为中医“因人制宜”的思想。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饮食、风俗习惯都不同,比如江南地区的冬季以湿冷为特点,而云贵高原以干冷为主。就我们云南来说,秋冬较为干燥,阴分不够,那就更要注重保护阴液。此为“因地制宜”的思想。
简单总结一下,秋冬阴气最盛,人的生活起居、养生治病应该借助此特点,根据人不同的体质、人所处的地域有针对性的来保护、补充人体的阴分,制约外界寒冷邪气对人体的攻击,使得人体阴阳平衡,身强体健。
所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能只理解为字面的意思,秋冬该“养阴”还是“养阳”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医生给您把把关。天气渐寒,三九天贴三九贴、冬令进补的时节不远了,针对秋冬养阴,中医药膏方进补是较好的方式。同时,在进行三九灸时,保持采用最传统的三九灸“隔姜灸”疗法,个体化配穴,并辅以改良的三九膏,使灸贴易吸收、刺激小、不留疤痕,不易发大泡,绿色安全,疗效比普通的灸贴效果更佳。
相关阅读:
- 玉司许决字〔2025〕14号 玉溪市司法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2025-05-16
- 玉司许决字〔2025〕13号 玉溪市司法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2025-05-16
- 玉司许决字〔2025〕12号 玉溪市司法局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2025-05-16
- 玉司许决字〔2025〕11号 玉溪市司法局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 2025-05-16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是信心所在(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2025-05-13
- 好产品到哪里都会有好市场(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2025-05-07
- 好产品到哪里都会有好市场(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2025-05-06
- 玉溪启动“玉师清风”专项行动 全面整治师德师风突出问题 2025-05-06
- 好产品到哪里都会有好市场(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2025-05-06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工作着力点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