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7117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科教科 | 公开日期 | 2024-12-02 |
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科普小知识
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科普小知识
一、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颤、咳嗽、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散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三、百日咳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可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
四、猩红热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可表现为发热伴咽痛,发病后次日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杨梅舌”。
五、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腮腺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
六、水痘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发病前1-2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以及全身发作的瘙痒性皮疹、红斑或疱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之后逐渐波及四肢。
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源: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临床表现: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可伴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八、肺炎支原体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比较剧烈)为主,伴鼻塞,乏力、头痛等症状。
九、呼吸道合胞病毒
传染源:感染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流涕、打喷嚏、鼻塞、咽痛、咽痒、干咳、声嘶、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有高热、剧烈咳痰、咳嗽、呼吸急促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相关阅读:
- 睡觉打鼾怎么办?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 | 科普时间 2025-03-12
- 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2025-02-26
- 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2025-02-20
- 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2025-02-20
- 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入选2024中国新媒体公益十大优秀案例 2025-02-14
- 玉溪市小微工业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生产经营面临挑战 2025-02-07
- 开工上班了,这些防震避险知识要掌握! 2025-02-05
- 托底线、保民生 玉溪市推动冬春救助走深走实走心 2025-01-24
- 华宁县防震减灾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进农村、进家庭”活动 2025-01-23
- 地震来临时,这些知识速速了解!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