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1523130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2-01 |
峨山石泉社区人人算起“生态账”
建立“河道保洁承包制” 实施“三联一集中”保洁模式
峨山石泉社区人人算起“生态账”
“我们社区每个月对各居民小组的河道保洁、村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评比,并把结果公示出来。环境卫生好的画个星星、一般的画个圆圈、差的就画个叉。好坏的依据是用手机摄像或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拿给获得差评的看,让他们心服口服。”峨山县双江街道石泉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丁光林说。
自争当“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开展以来,石泉社区党总支建立了“两江”保护治理“三包”责任制,和居民算“对比账”、讲“发展经”,以实际行动爱河护河、保河治河,同时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相互融合。
村民普凤珍是石泉社区卫生监督员之一。担任卫生监督员后,她每天准时到负责的卫生区域,一边巡查卫生死角,一边督促各片区负责人及时清理。普凤珍说,石泉社区共有三名保洁员,社区为充分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实行“河道保洁月度考核奖惩制度”,月月评先进,并按照积分进行奖励,保洁不到位的要倒扣工资。在考核制度的激励下,保洁员们个个都铆足了劲,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还不怕得罪人。现在,走在猊江大河的两岸,过去垃圾成堆、粪便臭气熏天的现象不见了,把河堤当菜地的事没人干了,如今河道整洁、清澈,两岸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石泉社区共有8个居民小组、174户居民。据丁光林介绍,他和社区“三委”班子每人分别签订了“两江”保护治理“三包”责任制,他自己任“片区长”,8个居民小组长任“河段长”,各小组与沿河居民签订生态文明责任书488份。每天早上,村里有承包职责的党员、干部就会来到自己的“自留地”进行查看,有垃圾的扫垃圾,发现有碍观瞻的废弃物便立即动手清理。
社区实施“联户包段、联户清扫、联户保洁和垃圾集中处理”的“三联一集中”保洁模式,并把开展“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纳入党员积分制考核内容,作为党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不参加护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党员实行年底推优“一票”否决制。同时,将保护母亲河作为各组“善行义举榜”评选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居民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母亲河行动中表现积极,才能成为上榜候选人,真正使河道保洁工作实现长效化。
丁光林说:“从猊江大河以北全长3.7公里的河段都是我们社区的责任范围,通过争当‘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我们社区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三委’班子、小组干部进行河道清理,使猊江大河水质保持优良,河道周边的绿化越来越好。”
随着社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善,石泉社区的居民们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峨峰组居民李洪文家两口子承包了组内16亩耕地发展韭黄等蔬菜产业,并通过学习和实验,把家庭果蔬垃圾变废为宝制作成环保酵素,带头将酵素运用到生产中,在蔬菜种植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只喷洒酵素,确保了韭黄的生态种植,受到了玉溪、昆明等地菜商的青睐,仅在韭黄种植上他家每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
据了解,自争当“仙湖卫士”峨山行动计划开展以来,石泉社区共清除垃圾杂物560吨,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点125处,清理河道11公里,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良好”的目标。同时,社区把绿色生态农业的开发、休闲垂钓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休闲旅游和农家乐,截至今年9月底,石泉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188.36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1769元。(通讯员 王云 李坚忠)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