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901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0-20 |
全市中小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网络厨房”100%全覆盖
学生排队取餐。
学生家长到供餐企业生产车间参观。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天娇 文/图
今年以来,玉溪市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上下协同,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联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与校园餐“十化”管理规定,以制度为基、科技赋能、家校共治,为全市623所学校、幼儿园构建全链条、立体化食品安全防线,切实守护19.98万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网络厨房”100%全覆盖,623所集中供餐学校、幼儿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全部完成组建,全面推广使用云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校园食堂操作等关键环节的远程实时监督,申报第一批省级“阳光食堂”28个,让校园餐成为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的“营养餐”“幸福餐”。
制度筑基,严密监管
国庆、中秋假期刚过,离正午供餐还有1小时,玉溪一中校长刘建坤便熟门熟路地走进食堂后厨,仔细检查菜品新鲜度,拿起食材验收台账逐项核对来源,俯身检查冷藏柜里的存货是否合规,又打开留样柜确认每样菜品是否均按要求留存。
午餐铃响,刘建坤端起餐盘打好饭菜,径直走到学生餐桌旁坐下,一边吃一边听学生对菜品的评价,并收集反馈意见。这是玉溪一中严格执行陪餐制度的日常——学校负责人、老师轮流陪餐,师生同吃一锅饭,问题当场收集,即时解决。
“从食材招标采购到餐食端上学生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玉溪一中总务处负责人手里拿着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处罚办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42项规定、31项处罚办法,小到操作人员的指甲长度、餐具消毒温度,大到供应商资质审核、食材溯源管理,每一条都清晰具体、有据可查,用“硬规矩”守住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校园食品安全上,我市坚持“用制度管流程、用标准管操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制度体系。玉溪一中新增制定《食堂承包商、供货商准入与退出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例行检查制度》《玉溪一中陪餐制度》等7项机制;玉溪民中在今年3月修订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实务》,其中包含30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澄江市制定《校园食品安全规范检查“十步法”》,易门县印发《学校食堂食品食材验收标准》等8项制度,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闭环管理。
同时,我市构建“学校自查、县级检查、市级督查”三级监督体系,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市级每学期抽查、检查所辖校园食堂不少于10%,县级每学期对所辖校园食堂、校外供餐企业开展至少1次全覆盖检查,责任督学每月至少入校督导1次。今年春季学期以来,全市623所集中供餐学校、幼儿园完成自查,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完成全覆盖检查,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督查校园205所,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移交问题线索37条。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澄江市教育体育局联合4部门开展全覆盖检查,梳理问题400余个;易门县对7个乡镇30所学校开展专项检查,推动93个问题立行立改,以钉钉子精神拧紧风险防控阀。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走进玉溪民中食堂,36个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食品加工、备餐、就餐等关键区域,画面同步接入省、市、学校三级监管平台。“食材清洗不彻底、操作人员未戴口罩等问题,通过视频巡查一目了然,能及时处置。”玉溪民中校长杨春楠说。目前,玉溪市已有464所学校接入校园安全视频巡查系统,9078个摄像头24小时“站岗”,“明厨亮灶、网络厨房”实现100%全覆盖。
智慧监管既提高效能,更惠及师生。玉溪一中启用智能芯片餐具,多盘同步秒级结算,搭配带传式洗碗机实现“洗消烘”一体化,既提升效率又保障卫生;易门县推行“智付校园采购系统”,食材的采购、验收、付款全流程线上留痕,让校园餐“晒”在阳光下。此外,全市推广使用云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校园食堂关键操作远程实时监督,首批28个省级“阳光食堂”申报工作已完成。
家校共治,协同监督
“营养卫生,味道也好,我们放心!”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玉溪第五小学学生家长普丽清作为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入校陪餐后对校园供餐很满意。
目前,玉溪市623所集中供餐学校、幼儿园全部组建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每月组织家长入校检查、陪餐至少1次,家长们走进食堂后厨及校园供餐企业,参与采购、加入陪餐。玉溪一中优先录用学生家长为食堂员工;澄江市出台制度邀请家长参与大宗食材招投标;玉溪民中7次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收集整改意见22条并全部落实。“以前担心孩子吃得不卫生,现在能进食堂看、提意见,心里踏实多了。”玉溪民中学生家长王建国说。
为拓宽监督渠道,市教育体育局在微信公众号公布市、县两级投诉电话和邮箱,学校在校门口张贴举报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监督网络。玉溪一中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岗位,配置专职安全员并实行AB角互补,确保责任无缝衔接。如今,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家校共治合力。
守好校园餐,把好“健康关”
“小碗打饭、小碟分菜,孩子按需选餐,浪费少了,营养也均衡。”玉溪民中学生家长王女士为学校健康膳食举措点赞。我市各校推进“健康食堂”建设,优化餐食结构,控制油、盐摄入。玉溪一中推出蓝莓山药糕、小锅米线等特色餐食,换季时免费提供姜茶,为高三学生准备助考爱心餐。
在硬件提升与源头管控上,澄江市投入116万元更换烹饪设备60余套、增配消毒柜73个;易门县添置抽油烟机、消毒柜等47件设备,全市学校食堂“三防”设施全面达标。同时,公办学校食堂实现食材统一集中配送,农副产品附带快速检测报告,餐食48小时留样,从源头到餐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把好每一道“健康关”。
“校园食品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完善智慧监管系统,推动省级“阳光食堂”全覆盖,让校园餐真正成为家长放心、学生暖心的“幸福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