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5958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25 |
普厂村“四步连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易门县小街乡普厂村立足资源禀赋,以“资源换产业、产业换资金、资金换项目、项目惠民生”的“四步连环”路径,探索出一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乡村振兴之路,让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成为看得见的现实。
资源变“活”,破解发展瓶颈。普厂村将资源作为振兴“动力源”,通过资源盘清、价值激活,问题找清、要素盘活,市场摸清、产业做活“三清三活”举措唤醒沉睡资产。开展“三资”地毯式排查,建立“资源清单”,推动489亩土地流转、3宗房产出租,为集体经济增收9.23万元;聚焦集体资产流失、权属纠纷等“卡脖子”问题,边查边改,牵头成立村办公司,补齐市场主体短板;结合红河谷-绿汁江低热河谷气候,利用38亩闲置土地发展蓝莓产业,构建“资源―产业―市场”联动机制,让资源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产业生“金”,夯实增收底气。普厂村依托蓝莓产业,打造蓝莓基地,并探索全链条运营与多元利益联结模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实现双重增收,带动群众增收30余万元,蓝莓基地还为40名留守妇女、老人及脱贫户提供岗位,破解弱劳动力就业难题。
资金铺“路”,拓展发展空间。产业收益反哺项目建设,形成“以产促投、以投兴村”的良性循环。普厂村投入资金架设防鸟网、修建抽水泵站与产业路、完善冷链设施,提升蓝莓优果率与销售价值;借鉴蓝莓基地成功经验,争取资金200万元,建成占地40亩的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每年举办“蓝莓文化活动”,融合采摘、漂流、篝火晚会等内容,年吸引游客2万余人,实现“产业资源”向“文旅价值”转化。
项目惠“民”,筑牢幸福根基。普厂村将项目发展成果精准转化为民生福祉,织密普惠共享保障网。用集体经济为78名群众购买养老保险,让“老有所养”更有保障;投入70万元修建16座电烤房、1300米机耕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此外,普厂村还将蓝莓产业与庭院经济融合,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蓝莓,发展庭院经济。目前,村民已种植蓝莓1万余株,预计增收50余万元,真正实现“产业惠民”。(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沈杰)
相关阅读: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