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188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10 |
一曲《撒弦》彝乡久传扬——记江川撒弦乐省级非遗传承人彭波
彭波在安化乡民族文化传习馆进行非遗活态传承教学活动。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明月 邝晓林 史桦 文/图
撒弦乐是彝族歌舞表演前的领头曲、召集曲,是彝族人民在长期文化娱乐活动中用四弦创作并不断完善形成的。撒弦乐一响,就意味着一场欢快的挝啰活动即将开始。世代传承的撒弦乐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于2013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江川区安化乡的撒弦乐琴师彭波就是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之一,多年来他对撒弦乐的传承和坚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了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从娃娃抓起
秋日的一天,是彭波给孩子们教授四弦的日子,他背上琴,拎着乐谱,穿过村庄,直奔安化中心小学。一到学校,孩子们就追随着他涌进了教室,纷纷拿起四弦跃跃欲试。
帮孩子们的四弦调好音后,彭波便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授课,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教他们的方法是从零基础开始,我把曲谱上的唱名当作阿拉伯数字来处理,比如曲谱上出现‘2’就读数字2,手指按在下弦的第2空,‘0’就代表停顿。”彭波说,这种简单直接的教学方法,对于这里没有太多音乐基础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快也是最好掌握的方法。因为只有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喜爱,才会更好地学习四弦弹奏。
作为撒弦乐非遗传承人,2018年开始,彭波就受邀到安化中心小学教授四弦弹奏。截至目前,他累计教授了90多名学生,李昌熹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学生之一。李昌熹开心地说:“我跟彭老师学习四弦有两三年了,我学会了怎么用拨片弹奏,学会了中指、食指和大拇指的指法,学到现在我可以独立完成一些曲子,比如《阿老表》《三月会》等,我很喜欢四弦,还想继续学下去。”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彭波很欣慰,不过他说孩子们目前所掌握的还只是四弦弹奏的基础,离学会撒弦乐还很远。“我们提倡的是一开始并不教撒弦乐,因为撒弦乐在四弦弹奏中是比较难的,会弹撒弦乐的就可以说全部四弦曲都会弹了,所以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我只教了他们一些撒弦乐的简单技巧,让他们慢慢地连贯起来。”
旋律优美弹奏难
安化乡是江川区唯一的彝族乡,撒弦乐便是扎根于这里的传统音乐。“撒弦乐在彝族四弦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前曲,也叫过街调、招呼曲。我们平时所说的‘听见四弦响,心慌脚杆痒’,说的就是撒弦乐。意思是说,听见外面的四弦声一响,大家在家里面就坐不住了,都要一起去挝啰。”说起撒弦乐,彭波很兴奋,脸上洋溢着笑容,手上比画着。他说撒弦乐旋律优美,但弹奏难度大,现在的孩子学习撒弦乐的条件比他小时候好了太多。以前,书籍里找不到撒弦乐曲谱,只能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甚至更多的还得靠自己去听、去看、去悟,他就是这样跟着前辈们学习撒弦乐的。“首先跟着村子里的老人挝啰,边跳边学,会一点就用心记下来,然后自己摸索。撒弦乐很难学,听着是会了,但自己一上手还是弹不对。后来就反复练习,直到学会为止。”彭波说。
初中毕业后,彭波加入安化文艺队,这也让他有了很多演出锻炼和向老师傅请教学习的机会,由于肯学肯钻,加上悟性好,彭波逐渐掌握了撒弦乐“弹、拨、推、挑、揉、滑、扫”的弹奏技巧,弹奏时他能弹、拨、挑、扫并用,还能根据不同曲调附加双弦、和弦、持续音等技巧来增强撒弦乐的音乐表现力。现在,他能弹奏的传统四弦曲已有70多首。
采访间,彭波向记者展示了一段撒弦乐的代表曲目《撒弦》,他的琴音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似疾风骤雨,曲中的滑弦清新独特、音色优美,揉弦音质柔和细腻、久久难忘,美妙的琴音让大家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兴起时,彭波还将四弦举到头顶上熟练地弹奏起来。
坚守大山,播种希望
安化乡民族文化传习馆坐落于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合院里,如今这里已成为乡里彝族文化的传承地。从2022年开始,彭波就经常在这里开展非遗活态传承教学活动,主要以传授撒弦乐弹奏为主,现在他带出的学徒已有44名。作为安化文艺队队长,农闲时彭波总会带领文艺队的队员在这里排练彝族歌舞,边弹、边唱、边跳,欢快的乐音总会从小院里飘出。
彭波说,撒弦乐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彝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为了让这一传统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在教学之余还积极整理撒弦乐相关乐谱,目前已整理了30多首。彭波说:“撒弦乐乐谱很难记录,它变化的地方太多。十个弦子师傅坐下来弹奏同一首曲子,总的曲调是不变的,但每个师傅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弹起来就有不同,所以撒弦乐是无法固定的,难就难在这里。”
说起撒弦乐的传承现状,彭波言语间显露出了一些担忧。他说老一辈会弹撒弦乐的师傅现在好多已经过世了,有的年轻人喜欢撒弦乐但并不精通,如果传承不好就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所以他现在的使命就是要毫无保留地传承撒弦乐,不让它失传。“我作为撒弦乐传承人,多大的困难都不怕,我希望能带动山区娃娃来学习,让撒弦乐响遍我们彝乡,在更大的舞台奏响。”
彭波很朴实却很有担当,作为撒弦乐非遗传承人,他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坚守在大山里,播种着希望。
相关阅读:
- 星光背后的“点灯人”——记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教师万付玲 2025-09-09
- 新化乡创新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9-09
- 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中心小学2025年食用食材供应商采购项目(B包)成交结果公告 2025-09-09
- 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中心小学2025年食用食材供应商采购项目(A包)成交结果公告 2025-09-09
- 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玉举办 2025-09-08
- 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玉举办 2025-09-08
- “雪中梅花”凌寒开——记“玉溪市文明家庭”杨长青家庭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