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2788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01-11 |
抚仙湖入选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 饶南湖出席并作演讲
抚仙湖入选“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
玉溪入选“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饶南湖出席并作精彩演讲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饶南湖(左)接受“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牌匾。 人民网提供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饶南湖做客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崔小粟 摄)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饶南湖在论坛上作精彩演讲
出席授牌仪式的领导合影
“我们有一个梦想,抚仙湖有四季的色彩,碧蓝的湖水,优雅的湿地,群山依依、白云悠悠,抚仙湖边的每一幢建筑都是一道风景,它们将在百年后成为文明,湖边的父老乡亲们生活将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幸福美满。”1月1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饶南湖出席首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论坛暨责任中国·人民网年度盛典,并作精彩演讲。在本届论坛上,抚仙湖荣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玉溪入选“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去年8月,人民网和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面向全国开展“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征集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现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先进典型,促进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动吸引了大量单位及网友参与,发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新地标,收到全国网友投票2亿5千万次。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抚仙湖入选“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名列“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榜首,玉溪入选“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饶南湖出席授牌仪式并作精彩演讲。她说,抚仙湖入选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玉溪市被授予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既是对玉溪人民保护抚仙湖的肯定,也是对玉溪文化旅游建设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昆明玉溪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保护与开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抚仙湖建成生态文明、产业改革创新的典范;坚持和谐发展,以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带动沿湖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玉溪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宜居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下午2点30分,饶南湖做客人民网,接受人民网访谈,向广大网友介绍了玉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玉溪在建设昆玉旅游产业经济带中的一些规划及措施。人民网以图文、视频、微博多种形式对访谈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董文献出席授牌仪式。
饶南湖在首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论坛暨责任中国●人民网年度盛典大会上的演讲:
抚仙湖,来自心灵的呼唤
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饶南湖
(2013年1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感谢人民网和中华文化促进会,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感谢各位网友,感谢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抚仙湖和玉溪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玉溪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产业互动发展。
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壳大变动,生命大爆发,澄江帽天山,定格了生命大爆发的精彩瞬间,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奥秘。澄江帽天山化石群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保护和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12年7月,玉溪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个化石类自然遗产。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大海变成了高原,留下了美丽的抚仙湖,歌中唱到“那是地球妈妈一滴晶莹的眼泪”,如果说七彩云南是中国的一块翡翠,那么抚仙湖就是云南的一颗蓝宝石,抚仙湖如今依然保持着清澈的Ⅰ类水质,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生水型淡水湖泊,蓄水量达到206亿立方米,是太湖的4.5倍,是滇池的12倍,占全国淡水湖总蓄水量的9.16%,占全国优于Ⅱ类水质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的50%以上。
长在抚仙湖边你能感觉到远古生命的呼唤,能感觉到心灵最深处的自然朴实,能感觉到心中微微泛起的涟漪和湖中的波浪一样的透明。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我们的抚仙湖,抚仙湖蓄水量大,生态环境脆弱,周边有20多万人生活,换水周期长达167年,一旦污染将不可逆转。2002年6月,云南省环保厅发布的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监测情况显示,抚仙湖水质下降为Ⅱ类,这犹如一声惊雷,震惊玉溪、震惊云南,面对危情,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玉溪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抢救和保护抚仙湖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全力保护抚仙湖。
保护抚仙湖事关玉溪的永续发展,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实施系列保护措施,铁着心肠关闭帽天山磷矿,有效保护世界化石宝库,坚决果敢地禁止机动船入湖,颁布实施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排除万难,拆除沿湖违章建筑,挤出有限的财产资金上环保项目,从长计议,退田退企退房还湖,在沿湖100米内建设湖滨生态缓冲带,经多方综合治理,2003年抚仙湖总体恢复Ⅰ类水质并保持至今,一度绝迹的抗浪鱼重新归来,抚仙湖成为国内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典范。
我们有一个梦想,抚仙湖有四季的色彩,碧蓝的湖水,优雅的湿地,群山依依、白云悠悠,抚仙湖边的每一幢建筑都是一道风景,它将在百年后都能成为文明,湖边的父老乡亲们生活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幸福美满。抚仙湖入围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玉溪市被授予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既是对玉溪人民保护抚仙湖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文化旅游建设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昆明玉溪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保护与开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抚仙湖建成生态文明、产业改革创新的典范。坚持和谐发展,以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带动沿湖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玉溪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宜居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仙湖美景如心灵甘泉,仙湖未来是梦的天堂,神秘的抚仙湖呼唤着你,在抚仙湖梦想实现的进程中,希望有您的加入,期待梦中有您。相信在美丽抚仙湖畔我们能实现共同的梦想,成就事业的辉煌。
谢谢大家!
此次授牌仪式和专访活动,人民网全程网络直播,以图文报道、视频新闻、微博直播多种形式呈现,直播地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44160/51694/35395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