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99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2-25 |
红塔区:响水村抓好项目建设共创幸福村
响水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普文学带着村组干部天天守在工地上,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今年,红塔区小石桥乡响水村喜事不断。年初,省、市两级投资2400多万元建设的小响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春节前可全线贯通,10分钟就能走完原本要半个小时的路程。
和公路建设同步,投资5亿元的桥龙水泥厂顺利落户响水村,仅基础设施一项就已投入3000多万元,结束了响水村没有工业的历史。
投资近600万元的3000亩土地整治项目干得热火朝天,预计明年3月底前能按时完工,农民很快就能种上高稳产农田。
看着这一个个真金白银的大项目干得如火如荼,一直在工地上忙碌的响水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普文学擦了擦汗水,笑着说:“今年是响水村的项目年。”
响水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是小石桥三个村委会之一。虽然这里生态良好、植被丰富,但农民增收一直是个大问题,全村550多户1837人只能依靠4000多亩耕地谋生计,增收渠道不畅。
这几个大项目落户响水村后,身为“市第四届劳动模范”的普文学带着村组干部天天守在工地上,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这些是响水老百姓的致富工程,一点也不能马虎。”
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村里“稳烟、扩菜、兴果、强畜”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同时,劳动力转移涌现热潮,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厂里打工。桥龙水泥厂落户后,村里的交通运输发展起来,餐馆多起来了。“去工厂打工每天能有70多元的收入,要是再有两三个厂,村民的日子就更好过了。”普文学说。
“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700元,预计今年能到7500元左右,农民增收越来越快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响路就是响水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普文学说,下一步,要把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带头致富。要继续引进企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在稳定烤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青花菜和菜豌豆等蔬菜的推广与种植力度;结合区扶贫办的项目,计划在村里建设蔬菜交易中心,新建冷库,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村子发展了,作为党总支书记也不能落后。”普文学笑着说,以前到区里开会,自己还被人笑话,别人说村里人都富了,你自己还是穷,到你家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老房子自己住了20多年,今年终于把新房子的地基打了下去,今年女儿出嫁,明年乔迁新居,后年儿子结婚,自己要带头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