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89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1-07 |
峨山县域经济蓄势待发
习习凉风中走进峨山,呈现在眼前的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稳健快速的发展步伐,勾勒出峨山县域经济不断上升的优美弧线。
今年1至9月,该县完成生产总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5.7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4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0元,增14.6%;农民人均纯收入4199元,增24.3%。
如何稳增长、冲千亿、促跨越,与全市、全省同步实现“翻番、倍增”?峨山,已经有了答案。
抓牢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当前,受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不利影响,全市稳增长、促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和全市一样,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滇中革命老区“三位一体”的峨山,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也经受着重重考验。
“经济发展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如果不大干快上,峨山将会越来越靠后,这一历史责任我们无法承担。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实现峨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依然是扩大有效投入,出路就是抓牢项目建设、抓好产业发展……”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峨山县委书记叶本功如是说。
近年来,峨山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一块铁、一包肥、一瓶酒、一壶油”为主的“四个一”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峨山县委、县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峨山县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投资推进缓慢、产业聚集度不够等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发展靠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靠项目支撑。越是难越是要顶上,只要渡过难关就是胜利。信心,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叶本功时常这样勉励干部。
今年,峨山县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稳增长、转方式、调机构、促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并重,把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了87个县级重点项目和18个重点工业项目。“这18个重点工业项目估算总投资65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利润10亿元,税收近5亿元。”峨山县工信局负责人说,这些项目全部落地后,将为峨山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一场场洽谈、一条条协议、一个个服务班子……峨山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坚决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龙门电站、天恒通泰褐煤腊深加工等项目即将竣工投入生产,不仅可以增加投资实物量,而且能够尽快形成产能;化念100万吨菱铁矿焙烧磁选项目“三通一平”已结束,今年预计完成投资1.5亿元;敦煌铸造原料有限公司年加工60万吨石灰石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年内将可实现新增投资2亿元;雨果水电站全部行政许可已经核准,现正全面开工建设;化念220千伏变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年内可完成投资1亿元;总投资28.8亿元的银河化工公司迁扩建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创造一流投资发展环境
什么地方发展的环境好,什么地方发展就快,反之就发展慢。这已形成峨山干部发展经济的一个共识。
今年,双胞胎集团与峨山签订协议,投资8000多万元在石邑工业园区建设饲料加工厂。路途遥远,项目如何落地?集团项目投资负责人直接安排打款100万元,委托峨山办理行政许可等诸多手续。短短40天,所有手续基本办结完毕。这位负责人感慨地说:“在全国办20多个厂,从来没这么顺畅过,将来我们就用‘峨山模式’办厂啦!”
“就峨山这样一个山区民族县,靠什么来投入?靠什么来招商引资?靠什么来承接产业转移?靠什么来推动项目建设?既要靠优势的资源、承接的园区以及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要靠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谐的社会环境等软实力。”叶本功说。
为创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峨山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目标,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和奖励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网络招商的发展氛围。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转变作风,让人到项目上、心到项目上、督查考核移到项目上,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助推发展。
项目审批难,县委书记、县长带队到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办理;项目落地难,乡镇、街道干部蹲点在基层,逐一解决问题;建设速度慢,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制,按月制定推进计划,倒排工作目标;园区体制不顺,峨山立即组建起园区领导班子,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快园区实体化运作,使园区管理机构常态化,走好园区化发展道路。
在硬环境上,按照“工业上山、项目入园、农民进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加大低丘缓坡开发力度,着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双小片区,完成了双小片区回龙公路、石邑公路、天大工贸公司进厂公路、志远玻璃有限公司进厂公路和玉元高速公路跨线桥梁建设、石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项目,建成了110kv小街变电站,开工建设了双小片区供水工程和玉溪铸造产业基地(双小)核心区主干道;峨山移民再就业工业园区,完成了5条入园主干道及桥梁建设、化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20kv化念变电站建设项目正抓紧推进,为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好平台。
全面发力推进跨越发展
“翻番、倍增”计划实施第一年,峨山县就制定出台《峨山彝族自治县2012—2016年经济发展“四个翻番两个倍增”行动计划》,抢抓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和滇中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性机遇,为推进跨越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在推进生态建设上,加快现代峨山、宜居峨山、生态峨山、文化峨山建设步伐,建设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自治县,把峨山建设成最具幸福感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壮大实体经济,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打造“四个一”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30户以上。力争实现年产值1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超5亿元企业5户以上,超亿元企业20户以上。
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烤烟、油菜籽、茶叶、“2213工程”和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力争扶持培育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至3户。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16年,非矿冶工业产值比2011年增长25%以上,占比达到50%以上。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重点建设省级研和工业园区峨山双小片区和峨山移民再就业工业园区,力争到2016年底,形成年创产值60亿元、50亿元以上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
在城镇化建设上,以建设“凸显彝族特色的滇中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城镇上山、农民进城为突破口,以构筑县城核心产业、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做大、做美、做优城镇,力争2016年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