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813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0-18 |
新平大力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 目前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蔬菜产业成为古城社区的支柱产业,菜农栽种番茄获增收。
近年来,新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强农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取得了较好效果。蔬菜产业逐步成为了全县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优势产业之一。
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初具规模
新平县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培育“餐桌蔬菜”、“加工蔬菜”、“反季节外销蔬菜”等优势菜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84952亩,实现蔬菜产量16923万公斤、产值21907万元。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逐渐形成。经过多年来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形成了漠沙苦瓜,古城生姜,平掌、者竜小米辣,新化蒜薹,平甸宁河豌豆,桂山亚尼番茄等具有一定种植规模、优势较为明显的区域蔬菜生产基地。到2011年底,全县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13700亩,其中大棚面积8500亩。
科技进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引进蔬菜新品种10余个,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7个,健康栽培、地膜覆盖、工厂化育苗、嫁接换根、频振灯杀虫、黄板诱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加工龙头企业开始显现,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县现有蔬菜加工企业5家,2011年全县蔬菜加工量约5万吨,实现产值近1亿元。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度不断提升,漠沙苦瓜交易市场拉动产销流通明显,交易量达5000万公斤,交易额1.5亿元。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漠沙苦瓜协会、古城生姜协会、新化大蒜专业合作社等带动农户1.5万多人从事蔬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品牌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监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蔬菜生产初具规模,到2011年底,全县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8万多亩,漠沙苦瓜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蔬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新平县按照“优势区域更加集中、特色优势更加显著、方向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的原则,狠抓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县已种植蔬菜6430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75.65%。目前,在田蔬菜面积33450亩,已收获12045万公斤,实现产值16855万元。蔬菜产业助农增收4316.5万元,人均增收154元。完成蔬菜订单生产3454亩,泰润、华兴、何礼等酱菜加工厂加工蔬菜21000吨,通过加工腌制的蔬菜产品进入大、中城市的商场、超市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97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申报项目6个,其中200亩钢架大棚建设和1900亩苦瓜节水灌溉(滴灌)设施建设已获市级批准列入国家农机购机补贴范围,200亩钢架大棚建设正在制作钢架,1900亩苦瓜节水灌溉(滴灌)设施建设工程即将完工;改造、扩建的7个蔬菜交易产地正在施工中;80个蔬菜新品种试验已经完成64个;10亩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正在施工中。
新平县以壮大蔬菜产业为主线,通过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蔬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种植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龙头化、经营产业化,努力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漠沙反季节蔬菜产业,以生产苦瓜、黄瓜、辣椒、番茄为主,增强冬春反季节蔬菜生产供应能力。优化桂山、古城街道和戛洒镇的商品蔬菜生产,种植周期短的时鲜蔬菜,供应县城居民和戛洒大红山矿区居民生活用莱。稳步发展平甸、新化、建兴、平掌、者竜的烟后蔬菜产业,栽种辣椒、青菜、白菜、豆等外销蔬菜。二是加强菜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发展。依托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烟水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逐步完善蔬菜种植田块、机耕路、灌溉沟渠、蓄水池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示范基地设施建设。三是引进推广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普及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计划引进苦瓜、番茄、南瓜、辣椒、豆等80多个新品种进行试种,通过试验示范筛选,把适宜各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推介给农户。四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蔬菜品质。抽调蔬菜种植技术骨干深入全县各蔬菜生产区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为菜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帮助菜农提高蔬菜品质。
蔬菜产业发展蓝图已绘就
“十二五”期间,新平县蔬菜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特色化、规模化、多样化、品牌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集约化经营程度深、商品生产规模化、高附加值的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成为新平县提高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优化农村结构的重要项目,成为富民强农的重要工程和主导产业。预计到201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将达1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5000万公斤以上,产值达3亿元以上。建设反季节蔬菜基地,在漠沙、戛洒、水塘红河沿岸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以苦瓜为主的反季节蔬菜30000亩,搭配辣椒、黄瓜、番茄、豌豆等,年外销新鲜蔬菜9000万公斤,实现产值1.8亿元;建设特色蔬菜基地,力争“十二五”末年发展生姜、豆、蒜薹、小米辣等特色蔬菜19000亩,实现产量20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建设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3000亩,年实现产量1500万公斤,菜农销售产值1200万元,企业加工产值1000万元;建设常规蔬菜基地51474亩,户均1.4亩,以农户自销为主,产量10810万公斤,实现产值5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