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87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10-11 |
普高教育与中职教育比翼齐飞
实施新课改后,元江县民族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今年高考,玉溪一中的赖仪同学以706分获全省理科第一名。全省文科前10名,玉溪占3人,全市高考录取率本科以上录取率提高,专科录取率降低,表明全市高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6月以来,我市职业学校喜报频传,通海县职业中学学生荣获全国烹饪大赛1个一等奖,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个一等奖、玉溪二职中荣获2个三等奖。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与职业教育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办学效益双双提高,实现了普高教育与中职教育比翼齐飞,为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各个层次的人才,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10年来,我市普通高中从容面对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创造性地破解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世华告诉记者。
在2000年实现“两基”目标后,我市顺应教育发展向两头延伸的大趋势,及时把普通高中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来抓,围绕“遵循规律、稳步扩大、均衡发展、提高质量”的思路,狠抓内涵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推进玉溪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通过改建、扩建、联办、高初中分设和发展民办高中等措施,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1.75%,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每万人口中普通高中在校生达155人,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全市各级不断加大投入,教育教学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成为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规模扩张与提高质量实现同步。为保证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我市高度重视高中校长和高中教师的培养及锻炼,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96.81%,基本建立起一支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学历达标、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高考是检验高中办学质量的主标尺。我市高考成绩连年突破历史最好水平,上线人数连续三年突破万人大关,今年文、理科上线率分别达98%、98.45%。
集团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今年5月,分别依托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玉溪二职中的玉溪开放学院、红塔开放学院相继挂牌成立。6月,我市职业学校喜报频传,通海县职业中学学生荣获全国烹饪大赛1个一等奖、7个三等奖;工业财贸学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玉溪二职中荣获2个三等奖。这些奖项填补了我省参加同类比赛的奖项空白。
2003年以来,针对改革前普通高中与职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高中阶段教育反差现象,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两类教育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两项任务同检查”,把发展两类教育摆到同等重要位置,做到同期规划、同比例投入、同步建设,全力推进以“一加强三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加强领导,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围绕优势产业,构建具有玉溪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平台。
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03年以来共投入职业院校改扩建资金近3亿元。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职业院校评价与职业培训评价、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机制,同时归还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自主用人、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主分配,政府退出对职业院校具体事务的干预。从配备、调整、培养入手,加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使两支队伍综合素质、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为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通过两条腿走路,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早在2007年,全市普高和职业教育就大体实现1∶1招生比例,实现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