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87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09-18 |
广场群众文化:全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广场群众文化蓬勃开展,玉溪市民享受快乐生活。
“自从有了这个大广场,聂耳的歌曲我们天天唱,玉溪最有特色的花灯我们天天跳,广场文化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实实在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每天早晨八点和晚上六点,红塔区玉兴路街道右所社区的张丽美都要到聂耳文化广场锻炼身体,打太极拳、练柔力球、跳交谊舞,62岁的她学会了许多“才艺”,天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我们县投资近6000万元的民族广场,一到傍晚,广场就成了歌舞的海洋,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广场音乐和舞蹈,每天都吸引着千余名群众参与!”如今,走进新平县城,最引人瞩目的一道城市风景,便是每天在民族广场上的众人合唱、踏乐而舞,各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广场建设和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是玉溪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随着广场建设的迅速发展,全市各地一批标志性、有规模、有档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相继建设成为广大群众重要的活动场所,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
2006年初,玉溪聂耳文化广场建成。同年11月,全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聂耳文化广场举行,群众文化广场建设和组织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掀起热潮。随后,易门县“龙泉广场”、澄江县“凤山广场”、华宁县“泉乡广场”、新平县“民族文化广场”等相继建成并为群众开放,成为集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大型文体活动为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玉溪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向城镇乡村延伸。
随着聂耳文化广场为龙头的广场文化在全市广泛铺开,各县区结合县域特色,发挥优势,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广场不仅成了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场所,更是县乡和谐文化的新载体,同时诞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团体,长期活跃在基层。近年来,八县一区共组织群众性文艺演出500多场,广场电影放映千余场,组织各种节日庆典百余次,广场建设和引导、组织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丰富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62岁的林静是个文艺爱好者,喜欢唱歌跳舞的她在退休后就和社区里的老年朋友们一起排演些小节目。聂耳文化广场建成以后,她每天都要到这里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以前给我们老百姓活动的场地实在太少了,大家只能在草地、公园等开展小范围活动,现在广场建设好了,也搭建起了永久性的舞台,老百姓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也有了展示自我的好平台!”如今,中心城区的许多社区小广场也建了起来,老百姓在自家门前就有平台、有“舞台”,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活动阵地的不断扩大,参与人员的不断增多,玉溪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对象真正普及到普通群众中——如今,新平县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已发展成为早晨健身,中午唱灯、唱戏、唱民歌,晚上自娱自乐的舞蹈、对调等内涵丰富的活动形式;易门县文化广场已逐步将专题文艺晚会、广场跳舞会与节庆演出、电影每周映相结合;峨山县广场文化则具有跳花鼓、烟盒舞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华宁县将跳乐和体育舞蹈融为一体;江川县广场文化突出“爱我高原水乡,构建和谐江川”的主题;红塔区把广场文化活动普及到了乡镇、农村……文化广场已成为团结群众、凝聚民心、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提升文化生活水平的最佳阵地。
“玉溪人真的很幸福,这么棒的大广场,随处可见的活动小广场,到处都有爱唱爱跳、会唱会跳的玉溪人!”到玉溪旅游的程文静说,广场群众文化是彰显一座城市活力的最佳体现。玉溪不仅生态环境建得好,文化生活更是多姿多彩。
“玉溪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成就,让我们无论是城里人,还是生活在农村的,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好环境、好成果,每天唱唱跳跳、锻炼身体、参加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就是我们最幸福的心声!”在玉溪的大街小巷,如火如荼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玉溪散发出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各地群众也享受到了广场文化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