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802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09-03 |
90后少年用脚书写人生
苏阳快捷地用脚取桌上的书
1990年出生的苏阳,是通海县秀山街道人,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异,他跟随母亲苏保芝生活至今,母亲是通海一家工厂的下岗工人,平时靠在通海针纺织厂打临工来养家糊口。在苏阳9岁的一个周末里,正读三年级的他和一群小伙伴到一个同学家里玩,临近回家时,苏阳不小心碰到了高压线,强烈的电流打到他的右胸,并把他的双手烧焦。昏迷了10多天后醒了过来,母亲告诉他,他的双手没了、肋骨也被取了2根、右边的肺也被切除了。“可能因为太小了不懂事吧,当时真的什么也没想过,只是刚开始时觉得走路走不稳,生活上有些不方便,穿衣服也没以前好看了。”苏阳说。3个月后,他出院了。
“你和别人没有多大的不同,别人能用手做的事,你看看你的身体哪里能用,就用那里去做,和他们的一样。”母亲一直对苏阳这么说。在母亲的鼓励下,苏阳开始尝试用脚、嘴、身子等地方去做事、拿东西,如用身子和嘴翻书、用头穿衣服等。除了母亲的鼓励外,带领苏阳一路向前的还有他的好奇心。“当我看到别人在做什么时,我也想要去做,这时我就会想我身上的哪个部位能代替别人的手和别人做出一样甚至更好的事情来呢?于是我就会用各个部位去尝试。比如有一次我看见舅舅他们在洗白菜做饭,家里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就我一个人闲着,我就过去说我要洗白菜,刚开始家里人都不同意,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勉强答应。我就用两只脚笨拙地在盆里把一棵白菜一叶叶地撕开,然后用脚趾夹着涮洗干净,一小棵白菜,我洗了半个多小时,而且汗流浃背,当我看到家人把我用脚洗干净的白菜放到砧板上切了以后放到锅里煮时,我的心里真的很高兴,很感动。”苏阳说。
此后,家里人发现了苏阳脚的妙处,并认为这是代替他双手的最好器官。于是,爷爷开始教他用脚练毛笔字;舅舅开始从外面买来扳手给他练脚力;妈妈端一盆水来让他用脚拣里面的玻璃珠;表兄弟们和他一起写铅笔字等。3年的时间里,除上厕所、扣纽扣、打伞外,自己煮饭、穿衣、刷牙、洗脸、洗衣服、写字、看书等基本的生存技能他已经练习得轻车熟路了。同时,家里人考虑到苏阳的特殊需要,也会特意买一些相对较矮的桌子等用品来方便他,他自己在选购东西的时候也会特意去买适合自己的。
一晃3年过去了,看着同龄的表兄弟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以及他所住的爷爷家对面就有一所学校,苏阳强烈向妈妈提出要去上学的想法。“对于我来说,如果不读书,要去外面给人家做体力活是非常不现实的,那我就只能靠脑力吃饭,这就必须读书,读完书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有钱养妈妈,妈妈也不必再为我劳心费力。”刚到学校的3天时间里,很没有同学和他玩,后来在班主任的教导下大家不仅和他谈天说地,而且还主动帮他拿课本带东西等,同学和老师的关爱让苏阳非常感动。为了防止一直用脚做事的自己因脚上有味让大家不好受,苏阳每天在出门前都会有意识地去洗脚。此后,除了大家都在桌上用手写字而他要在地上铺一张纸垫着用脚写字外,苏阳并未和大家有太多的不同。在好胜心、积极乐观的心态及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苏阳的成绩一直很好,并爱上了写作。他先后获得过50多张奖状,作文最高获得过“全国特等奖”。在历次考试与学习中,苏阳用脚写字的速度几乎和别人用手写的速度一样,从未出现过因写字慢而做不完题和偷懒的现象。“大家的手能接受的强度我的脚也能。”
就这样,苏阳在近12年的时间里一直用双脚在书写,凭其对学习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在今年以高出玉溪师范学院录取分数28分(总分488分)的成绩被会计学专业录取。“现在来读大学了,因为没有了家里熟悉方便的客观环境,我的生活又不能大部分自理了,还连累妈妈辞去工作跟着我过来玉溪陪读。”苏阳忧虑地说。不过天性乐观的苏阳在几分钟的忧虑过后,又快速地恢复了自信:“我相信我能很快适应环境的,不断地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与习惯生活,就是我这些年来一直的生活。我想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努力学习,争取尽早修够学分后提前毕业,然后去一所外省的财经大学继续攻读会计学的硕士学位,为将来谋一个好的前程,为母亲、为自己,过一种正常的生活而积累足够的物质基础。我用脚来站稳这块土地和书写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