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98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08-28 |
易门大菌子出窝了 重46.6公斤
重46.6公斤 菌帽直径1.1米
易门大菌子出窝了
吃过的人说比鸡枞味道还鲜
8月25日下午3时,在众人的围观下,易门县六街街道办事处樟木箐山庄庄主杨喜祥组织村民用削好的木棍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割断粗如小盆的菌根,4个人一起把一朵超大的菌子抬下山,装上车,运回家过磅一称,好家伙,这朵菌子重46.6公斤;用皮尺一量,菌帽直径达1.1米,高56厘米;菌帽周长达2.98米!
有几个好奇的村民大胆取一点菌子放入嘴中细细品尝,说味道甜美,像野生北风菌的味道,有的说像鸡枞的味道。
下午5时,庄主杨喜祥决定,取一点菌子煮了,大家品尝一下。菌子端上桌,大家很想下筷,可又很担心,野生菌中毒可是要人命的。看出大家的担心,庄主杨喜祥笑着告诉大家放心食用,他担保这是无毒可食用的菌子,不吃可是会后悔一辈子,说完他带头吃了起来,胆大的紧跟着夹起菌子放进嘴里,好吃!比鸡枞味道还鲜、还甜,肉质细腻、润滑。眼看就要见底,胆小的也忍不住伸出筷子。
吃完菌子的40多人都说感觉很好,问能不能把一整朵菌子都煮了吃。杨喜祥说,那可不行,几千几万年才长出这么一朵菌子,剩下的菌子要泡成酒,让更多的人见证奇迹,共饮菌王酒。
据杨喜祥介绍,去年10月,有村民上山清除杂草,在红叶林中发现了两朵不知名的菌子。有记者用尺子一量,菌帽直径达1.13米,菌帽厚0.6米,菌帽和菌根高达1米多,称重达42公斤。当时为弄清菌子身份,记者联系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祝良博士,对菌子做鉴定后,杨祝良博士认为这是一朵巨大口蘑,属于可食用菌,在易门发现实属罕见。他曾两次见到口蘑,最大的菌帽直径有三四十厘米,而这朵巨大的口蘑有这么大实在不敢想象。并且口蘑生长喜高温,主要生长在南亚热带、中美洲等地,我省在普洱以南地区有口蘑生长。在易门发现如此巨大的口蘑,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杨喜祥说,就在去年长出两朵菌子的山林中,今年又长了三朵,8月25日采收了一朵,还有两朵处于生长期,他还不准备采收。去年和今年采的菌子他都用酒泡起来,希望让更多的人一饱眼福和口福,也希望有识之士来揭开以下之谜:口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下高温湿润的山林中,而樟木箐的海拔约在2000米,去年干旱缺雨,今年为何还能长出巨型菌子?普通菌子通常几天就会生虫腐烂,而这种菌子为何生长期长达3个多月且不腐?山庄里散养着许多马鹿、野猪,这种菌子可食用,为什么却没有动物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