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22769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2-02-22 |
玉龙社区有支“老孃文艺队”
“老孃文艺队”跳个花灯唱起歌,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
曾几何时,在许多社区里,每当夜幕降临, 此起彼伏的麻将声开始萦绕耳畔,麻将成为社区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活动。而记者连日来在各个社区采访发现,社区活动室书墨飘香,社区广场民乐飞扬、红歌萦绕……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越来越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活动遍地都是,居民们原本单调的娱乐活动开始多样化起来,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别看我们个个都是当奶奶、做孃孃级别的人了,跳个花灯唱起歌,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老孃文艺队’让我们生活更充实、活得更幸福了!”眼前这群爱说爱笑的大妈和阿姨,年龄大多都在55岁以上,她们来自红塔区玉带街道玉龙社区,是一支远近闻名的“老孃文艺队”。
“现在每天我都是6点半起床,家里的事情基本不用管,光是文艺队日常排练和组织管理的事儿,就够我忙活的了,感觉比退休前更忙碌,却也更充实、更开心了!”文艺队队长王琼能介绍,玉龙社区是个刚成立不久的新社区,住在辖区内的老年人大多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在家,素质较高,热衷文化生活,“文体人才”也不在少数,大家都想在社区里成立一支队伍,唱唱跳跳、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有了大家的诉求,社区当然对这样的活动和组织给予大力支持!”玉龙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渝阳说,社区文化生活建设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一环,成立社区文艺队,就是为了让社区居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区里的人要想加入文艺队,是真正的“零门槛、无条件”,只要居民想参加,无论老少都可报名加入。除了为文艺队的日常排练和活动提供场地外,每逢各类大小演出,居委会都会派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当好“老孃们”的小助手。
“以前年轻时,没时间也没精力参加这些文体活动,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这些老年人每天光想着怎么乐活,生活得真是太幸福了!”今年55岁的白秀华一直在老年大学学习花灯舞,平时上课、排练、参加演出,让她原本不太好的身体变得硬朗起来,不再随时去医院“报到”。她说自己这两年连个感冒发烧都极少发生,是健康的文体活动给自己的晚年带来了一笔宝贵财富。
“我现在正在老年大学里学习花灯表演和民族舞蹈,等开学了还想去报个钢琴班,弥补年轻时的遗憾。”文艺队的宋芸阿姨觉得,健康持续的文体生活,让自己越来越年轻,心态也越来越好,每天生活都是喜滋滋的。
“我们‘老孃文艺队’个个都不服老,今年受邀参加米线节文艺演出,在出水口生态公园表演了《永远收获的希望》、《好收成》等歌舞,不知赢得了多少赞誉,大家都不信我们是快60岁的人了!”王琼能说,爱唱爱跳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一支像模像样的社区文艺队伍,以“老孃”的年纪跳出来、表达出来,同样也能感染、带动身边的人,向大家传递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唱一支歌,跳一支舞,看一本书,参加一项体育运动,看似平淡无奇,但我们的幸福就存在于这些日常生活中。”对于幸福,文艺队的老孃们给出了这样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