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部门文件

关于玉溪市“十大名品”、“名菜”、“名小吃”评选结果的公示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05-29 14:28:34

为加强玉溪品牌培育,提升服务品质,扩大玉溪名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现将玉溪市“十大名品”、“名菜”、“名小吃”评选结果(名单附后)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2025年5月16日。如有异议,请于2025年5月16日前将有关材料邮寄或传真至玉溪市商务局商贸流通科。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秀山西路7号市政府一办公区10楼1005室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14295

 

                            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商务局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玉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玉溪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5年5月14日 

 

 

“十大名品”名单

序号

品牌名称

推荐理由

备 注

1

玉溪青花瓷

玉溪青花瓷历史悠久,始烧于宋元,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特色最显著的著名窑口。兴盛于元明时代,为我国早期青花瓷烧制技艺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陶瓷史》记载的云南重要陶瓷种类,为我省乃至我国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玉溪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玉溪青花瓷器主要由玉溪瓷土、粘土为原料,绘制色料,然后罩透明釉料的高温釉下彩瓷。整个制作过程需要80余道工序,最具特色的是配制青花色料、青花绘制和烧成技艺。


2

玉溪高原蔬菜

玉溪市蔬菜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中海拔区、高海拔冷凉山区和低海拔河谷区“三大板块”,以及菜用豆类、叶菜类、花椰菜类、根茎类、葱蒜类和瓜茄椒类“六大品种”的生产布局。通海蔬菜在全国具有较高名度,四季外销、全年无休,素有“北有山东寿光、南有云南通海”的美誉,是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在蔬菜优势产区培育了一批蔬菜产品及其加工品牌,如“高原绿洲”鲜菜、“东绿”花椰菜、“王家富”鲜菜、“阳光”食品等品牌。“高原绿洲”牌高山娃娃菜曾获评云南省“10大名菜”。


3

玉溪鲜切花

玉溪市鲜花产业依托气候优势和政策支持,已成为云南省仅次于昆明(斗南)的重要花卉产区,以玫瑰、洋桔梗、康乃馨等品种为主,逐步形成“种植-加工-交易”全产业链。“云秀”牌月季鲜切花、“锦海”牌月季种苗、“MING ZHU”牌百合鲜切花、“爱必达”牌盆栽迷你玫瑰花曾获评云南省“10大名花”。


4

玉溪民族刺绣

峨山民族刺绣,是勤劳智慧的峨山民族通过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创新刺绣技艺,创制出纳苏堆绣、聂苏挑绣、山苏平绣、花腰贴绣等多种技法,以及长短针、套针、打籽针、拱针、三角针、辫针、倒针等十余种针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峨山民绣风格,绣品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体现了民族原始古朴的自然之美,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江川铜器

江川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江川民间铜器工艺,以师徒口授心传的方式,已经传承了大约300年。这种深厚的传统工艺,使得江川铜器制作得以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江川铜器以生活炊具为主,如炊锅、煮锅、炒锅、勺、壶等,以及一些独特的铜制品,如铜锣锅、瓜壶、高把壶等,共计60余种。采用古老技法制作,铜锅、茶具等产品古朴厚重,融合古滇文化韵味,尤其江川铜炊具因独特风味备受青睐。


6

澄江藕粉

以本地鲜藕为原料(澄江藕曾获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口感细腻润滑,具有清热滋补功效,包装设计融合地方文化,是游客必购的健康食品。


7

通海银饰

工艺精湛,设计别致,通过锻打、拉丝、錾花等工序制成,既有传统元素又符合现代审美,是云南银饰工艺的典范。


8

华宁陶器

源于明代,釉色丰富,如翡翠绿、宝石蓝,质地细腻,华宁陶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窑变效果因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不可预测,使每件作品独具艺术价值。其独特的釉色工艺、窑变艺术及非遗传承模式,使其成为云南乃至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标杆,涵盖生活器皿和艺术摆件,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


9

新平柑桔

红河谷独特的干热河谷区,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口感,以“禇橙”为代表的新平柑桔外形圆润,果肉清香四溢,入口甘甜清润,营养价值高,具有无核、化渣、易吸收等特点。“褚橙”牌柑桔曾获评云南省“10大名果”。


10

元江热带水果

“元江芒果”为元江县主导水果产业,种植面积24万亩,注册了“元江芒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 3 个芒果产品商标,曾获全国芒果大赛金奖及银奖,获全国名特优先农产品。“元江释迦果”种植面积达11406.1亩,“元江番荔枝”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元江番荔枝”“农润”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十大“名菜”名单

序号

名菜菜名

推荐理由

 

备注

1

玉溪特色酱油鸡

玉溪酱油鸡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从最初的小吃摊发展成为玉溪地区代表性美食,见证了玉溪的历史变迁和饮食文化传承。玉溪特色酱油鸡口感丰富,咸甜适宜,同时带有微微的麻辣,各种味道互相交融,层次丰富,鲜嫩多汁,口感爽滑,令人回味无穷。


2

红塔区青松毛烤鸭

青松毛烤鸭是红塔区的传统名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使用青松针叶晒干后扭成的“草团”作为燃料进行烤制,因此得名“青松毛烧鸭”‌。青松毛烤鸭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烤制过程中青松针叶的清香渗透到烤鸭中,使其香味四溢,熟透度恰到好处,外观金黄诱人。食用时,可以蘸甜酸酱汁,味道更加鲜美;也可以拌以葱段,又是另一种风味。


3

玉溪大炖鳝鱼

大炖鳝鱼的特点在于其鲜美的汤汁和嫩滑的鳝鱼肉。现杀的鳝鱼经过大火慢炖,所有的香味都被牢牢锁在皮肉中,酱香扑鼻,大块的鳝鱼肉油光闪闪。吃起来不腥不腻,肉香味在嘴里弥漫,口感脆爽。其制作过程和口味都体现了玉溪人民的烹饪智慧和对食材的精挑细选。这道菜在逢年过节或宴请宾客时尤为受欢迎,是玉溪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江川盐水鱼

 

江川因鱼衍生了浓厚的渔文化,做法也颇有讲究,极为注重“鲜香”,烹饪的盐水鱼肉质细腻,口味上更是集齐了煮鱼的香辣和活鱼的鲜甜味。这些年我们注重健康,传承正宗做法的同时也创新,2024年江川大头鱼牌盐水鱼获得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5

通海铜炊锅

通海县结合了铜器文化的特色菜,传说炊锅菜源于元朝初年的军中美食,成为通海地区待客佳肴。这道菜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士兵们带来了温暖,也为元军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悠久、家喻户晓的通海炊锅是通海人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的必备美食。炊锅是用土鸡、排骨、老鸭熬煮的高汤作为锅底,层层铺上藕片、山药、南瓜、白菜、茴香等食材,再用炭火煮上十来分钟,煮熟的炊锅汤和食物的味道完全融合,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再配上灵魂酱料,一口下肚让人欲罢不能,这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是通海人最爱的美味。


6

抚仙湖铜锅鱼

铜锅鱼是玉溪等滇中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着深厚的低于文化底蕴,它起源于澄江抚仙湖畔的渔民生活,见证了当地的渔文化和历史变迁。从古老的铜器制作工艺到独特的烹饪收费,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传统技艺。烹饪铜锅鱼,通常采用抚仙湖中的抗浪鱼、青鱼等,肉质细腻,在铜锅中煮熟后外酥里嫩,入口即化,口感极佳。


7

华宁土特香肠

华宁腌腊工艺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清光绪年间因进贡慈禧太后而闻名。宁州香继承600年传统风干工艺,结合现代标准化生产,使“老味道”焕发新生。生肉制品需经数月自然风干,确保独特香味;熟食则通过精加工、杀菌等流程,严格筛选生猪,剔除血块、淋巴等废肉,原料需经检验合格后于送入车间加工。


8

易门菌八珍

玉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9

峨山舂鸡

加入花椒、辣椒、食盐以及当地特产的香椿等佐料,经历千百次的“舂”,让麻、辣、鲜、香等味道渐渐融入清甜松软的鸡肉之中,最后用热油将香椿炝出香味,方能得到口味正宗的“小街舂鸡”,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就像感受到了生活。


10

新平牛肉汤锅

选用小黄牛的三线肉、胸膘、牛肠、牛肚、牛脸、牛脚和牛杂,煮的时候先用大火将水煮开,再用小火慢熬,加入秘制配料经至少四小时熬制而成。牛是附近山里放养的小黄牛,选肉质最鲜嫩的部分制作。


 

十大“名小吃”名单

序号

名小吃名称

推荐理由

备注

1

玉溪凉米线

凉米线粗细、软硬适中,微辣泛甜、柔和开胃的独特口感,是很多外地游客会慕名前来品尝的玉溪味道,更是多少玉溪人念念不忘的乡愁记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吸引了大量食客前来品尝,体现了玉溪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


2

玉溪鳝鱼米线

鳝鱼米线是玉溪地区极具特色的美食,以其鲜香的鳝鱼、清香的薄荷、细滑的米线和酥软不油腻的猪皮而闻名‌。鳝鱼米线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现杀的鳝鱼与大蒜、花椒等佐料爆炒后,加入高汤熬煮的酱汤,再配上精心煮制、改刀成薄片的油炸猪皮和韭菜、薄荷,煮开后一碗咸鲜麻辣的鳝鱼米线就完成了。‌


3

冰稀饭

冰稀饭是玉溪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以其清凉解暑、口感丰富而著称。冰稀饭选用本地优质糯米熬煮成稀饭,再加入冰块、红糖稀、芝麻、红枣、红绿丝以及玉溪本地特产的蜜饯和新鲜水果,搅拌后食用。这种搭配使得冰稀饭既清凉又甜蜜,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4

北城火烧饼

火烧饼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的中式糕点。它由李自清于1908年创立的兴香楼制作,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创新,火烧饼不仅保持了其独特的酥脆口感和诱人香气,还发展出了多种口味,包括火腿、豆沙和葱肉等,满足了不同顾客的喜好。火烧饼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包括发面、拌入猪油、擀成饼皮、加入馅料、做成饼形、撒上芝麻等步骤。最后放入刷油的炉内进行烘烤,确保每款饼品的酥脆与香气。‌‌


5

通海甜白酒

通海甜白酒,通海传统名小吃,历史悠久。这一独特美食,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酿造而成。不仅营养丰富,更带有金黄诱人的色泽和清凉透明的口感。品尝一口,醇甜的滋味与糯米甜酒的独特香气交织,令人陶醉。这道佳肴风味非凡,适合各年龄层人群享用。


6

通海凉糕

凉糕是通海传统名小吃,历史悠久,用上等糯米制作而成,中间夹着豆沙,配上红糖水、蜜饯和芝麻。凉糕质地细腻,入口即化,清甜软糯,是通海人一年四季的解馋单品。特别是在夏天,冰凉的凉糕搭配蜜饯的清甜和芝麻的香味,让人感到清新爽口。‌


7

通海豆沫糖

豆沫糖是通海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以其“香、甜、酥、脆,入口无渣”著称。制作豆沫糖需要精选通海出产的“六月黄”大豆,经过浸泡、蒸煮、去皮、焙炒等工序,将黄豆磨成细如粉尘的豆末。然后,麦芽糖与白糖按比例熬制成糖浆,与豆末反复叠层,形成标志性的千层结构。豆沫糖外观淡黄色,表面布满细密纹路,入口酥脆化渣,甜而不腻,香而不浊。‌


8

澄江耙猪脚

澄江耙猪脚肥而不腻、口感爽滑,猪小腿在锅中煮到耙烂捞到碗中,略加汤汁再撒上香菜和辣椒,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9

华宁稀豆粉

米线

华宁本土风味,香浓四溢,口感嫩滑,缤纷四彩。承载着华宁的记忆和情感,是“家”的味道,是游子的眷恋,是舌尖上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每天一碗香气四溢的稀豆粉米线,让人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10

元江炸油米花

在元江傣族的村子里,开始做米花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邻里都在互相帮忙做“米花”是傣族村子独有的景象。米花香甜酥脆、爽口化渣、食后有稻谷清香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