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截至目前,玉溪市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17923.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0公里、一级公路122.321公里、二级公路669.6公里、三级公路876.3公里、四级公路15545.6公里,共同组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经络,内联外畅、纵横交错的玉溪公路交通网。
“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邮率达100%。农村公路总体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华宁县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澄江市成为2022年省级推荐的1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荐单位之一。
□ 玉溪日报记者 刘黎 实习生 瞿琳婧 文/图
一条条高速公路伸向远方,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条条干线公路连接城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条条农村公路入乡进村,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近年来,我市公路建设迈入快车道,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纵横交错,乡村康庄道路四通八达,内联外通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为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内联外畅
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2022年8月26日,玉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玉楚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广昆高速联络线弥勒至楚雄高速公路(G8012)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云南省滇中城市圈大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起于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多依树村,止于楚雄市大坝村,全长190.597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概算投资349.8亿元,是云南省实施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公路全线穿越高山峡谷,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者们在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施工难题。重点控制性工程绿汁江大桥跨越绿汁江峡谷,两岸均直接与隧道连接,作为全国首座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780米的跨度为世界第一。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一条条高速彩带跃然于滇中版图,在青山绿水间蜿蜒曲折。2013年以来,晋红、昆明绕城高速、呈澄、石红、武易、澄川、江通、大戛、元蔓、墨临、弥玉、玉楚、永金高速戛洒至红光段、澄华、峨石红1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晋红、昆明绕城高速、呈澄、石红、武易、澄川、江通、大戛、元蔓、墨临、玉楚11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玉溪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接力奋进,“互联互通”项目的启动和玉溪交通“十四五”规划项目的扎实推进,进一步补齐高速公路建设短板,按下高速公路建设加速键。
玉溪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袁辉凤介绍,202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云南省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云南将以“加密滇中、沿边拉通、滇西循环、互联互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络。玉溪纳入“互联互通”项目13个,2个已建成项目总里程47公里,总投资69亿元;在建项目3个,总里程146公里,总投资282亿元;规划项目总里程405公里,总投资1018亿元。此外,“十四五”增补规划项目3个,总里程73公里,总投资185亿元。
在高速公路建设快马加鞭推进的同时,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
为做好抚仙湖东西两岸环湖路交通功能外移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统筹,开展国道G245和省道S212交通功能外移项目前期工作;目前,省道S21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国道G245路线方案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省干线公路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连接各县(市、区)高等级公路网的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号角声中,玉溪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重点推进贫困村及“直过民族”自然村公路建设,完成679项1342公里,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投资7.34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灾毁重建、危桥改造及安防工程716项;“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630.52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邮率达100%。农村公路总体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华宁县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澄江市成为2022年省级推荐的1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荐单位之一。
截至目前,玉溪市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17923.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0公里、一级公路122.321公里、二级公路669.6公里、三级公路876.3公里、四级公路15545.6公里,共同组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经络,内联外畅、纵横交错的玉溪公路交通网。
道路畅通
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元江的那诺乡是全县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乡政府驻地那诺村距县城66公里。2015年以前,那诺乡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除那诺村至县城的元车线外,全乡几乎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那诺乡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在交通扶贫脱贫的攻坚战中,全乡88个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通畅,从泥巴路、砂石路到水泥路、柏油路,那诺乡的交通出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村里到乡政府的路都是土路,7公里的路程开车要半个小时,雨天车就跑不了,出行非常不方便,更别说连接各村、村民小组之间的路,那就更难走了。现在好了,开车10多分钟就到乡上了,各村之间的路也畅通了。道路畅通促进了村里甘蔗、茶叶、烤烟和养殖业的发展,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那诺乡猪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志兴说,几年前,在乡政府和乡里最偏远的浪秀村之间,还在周末开通了客运班车,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老人出行。
农村公路的延伸让农村交通运输面貌得到整体改善,让村民们走出大山的路不再遥远,也彻底打通了交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把公路修到村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村民家门口,全市运输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客运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建成玉溪城南汽车客运站,实施毗临县(市、区)公交化改造,开通省际班线1条、市际班线46条、县际班线15条、县内班线156条,开通城市(城乡)公交营运线路140条。
2007年,新平县古城街道他拉社区村民李金发,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走出了家乡,到深圳创业。11年后,他返回家乡,成立玉溪云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公司经营范围有生态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市场销售、餐饮服务四个模块,我们每天要把自己种植养殖和收购来的各种农产品送到新平县10余所学校及单位的餐桌上,现在和广东、海南也建立了供货链,如果没有畅通的交通保障,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设缩短了城乡的差距,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根基。”李金发说。
要想富,先修路。李金发的一席话道出了百姓心中对交通建设的朴素想法,如果说高速公路建设打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农村公路的建设则让一条条“毛细血管”与“大动脉”相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动脉畅通,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连接江川、华宁、澄江三县(市、区)的环抚仙湖公路的建设,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上遵循“环保第一”“宜宽则宽、宜窄即窄”等基本原则,做到了公路建设与沿湖自然景观协调统一,成为一条带动抚仙湖周边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路和致富路。
峨山县“四好农村路”稳步推进,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目前,全县依托易峨高二级公路,峨大线、化富线、岔塔线及绿汁江联网路等县乡公路,初步形成以番茄、菜豌豆、洋葱、辣椒等为主的5万亩蔬菜种植规模,以嶍峨蜜枣、核桃、草莓、樱桃、西瓜等为主的2.1万亩水果种植规模。同时,带动红色旅游、“非遗+旅游”融合、精品旅游线路、小镇建设及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各类产业项目多元化发展,预计可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18亿元。“玉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及‘十四五’项目的建设,使峨山实现境内以G8511昆磨高速为骨架的单一高速公路向东西、南北成网络格局的快速转变,更加突出了我县的区位优势,全面改善了我县公路通行保障能力,促进乡镇及县域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双江街道、岔河乡、甸中镇等沿线乡镇公路干线路网的持续完善,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快速流通,第三产业及其他产业将得到迅速繁荣,城市品位也会大大提升,企业、资金的引进能力将大幅提高,交通设施联通为我县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峨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华强表示。
农村电商发展,物流先行。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电商,吸引年轻人创业,去年,云南省商务厅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省2015―2020年度农村电商示范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玉溪市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一,华宁县则在示范县(市、区)考评中排名第一。渐趋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及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
“华宁建成1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5个乡(镇、街道)物流配送中心、38个村级物流配送站,4条物流线路以‘链条’形式从中心串联到站点,将全县快递物流整合到‘一张网’中,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当天上午到达县配送中心的包裹,下午就能到村级配送站,这样的流通速度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华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管张飞感叹道。
交通先行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建设“一极两区”,交通必须先行;融入新发展格局,交通必须先融。“十四五”规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是谱写玉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对全市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围绕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昆玉协同发展要求,到2025年,基本实现综合交通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供给,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高水平互联互通对外通道新格局。坚持以构建枢纽为纲,以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建成‘融入滇中、链接全国、辐射泛亚、内网互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玉溪跨越式发展做好交通保障。”玉溪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发彦表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高速公路建设遵循“实现有效连接、提升通道能力、强化区际联系、优化路网衔接”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三横六纵三环”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继续推进澄华、峨石红、永金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新建易门至晋宁、玉溪机场高速、玉溪北城至研和等高速公路。
“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以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逐步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加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升级改造,积极实施较大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现县(市、区)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路的目标,带动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干好人民满意交通工作,让玉溪公路建设的奋进之歌在滇中大地回响。
玉溪区位优越,是距云南省会昆明最近的城市,昆曼、昆河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东线、中线等区域性国际大通道在这里交会,对内可直通广西西部和北部湾,对外可辐射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枢纽和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我市相继开通了直达北京旅客列车和直达郑州动车组列车,改写了玉溪无通往外省直达列车的历史,实现了玉溪人多年的“跨省列车梦”。列车开行一年多来,推动了玉溪铁路枢纽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出行,带动了滇中城市与全国多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商贸、旅游的人员往来。随着此次增开玉溪直达杭州动车组列车,将加快我市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对提升玉溪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把玉溪打造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城市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15日,位于红塔区新西河路的玉溪站于正式启用。
玉溪站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设有列车到发线10条、站台5个,最高聚集人数可达2000多人。玉溪站共设有1700个候车座位,2层候车室,同时设有2个人工售票窗口和7台自动售票装置,上下站台设有自动扶梯和旋梯。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到玉溪的动车开通。
2017年5月26日,玉溪直达北京的快速旅客列车,以及玉溪直达郑州的动车组列车开通,意味着玉溪将结束无通往外省直达列车的历史,实现“跨省列车梦”,同时也成为路地双方合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践。
2018年8月15日起,开行玉溪至杭州高速动车,12个小时即可从玉溪直达杭州。
2022年1月10日,四川西昌至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的动车正式开通。
2022年5月,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玉溪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4年,中老铁路玉溪境内年运输旅客200万人次以上;年进出口货物运输85万吨以上,其中,进口55万吨以上、出口30万吨以上。
2022年8月31日,昆明至玉溪城际直达动车开行,一小时通勤圈打造取得实质性突破。
截至2022年10月底,玉溪市境内铁路站点累计到发旅客238.4万人次,累计到发货物1327.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