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40216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2-12-06 |
李红卫:栽好山地烟 做职业烟农
□ 玉溪日报记者 宋蝶
“以前每年就种10多亩烤烟,另外种着玉米、辣椒等,种的作物种类多,但是收入不高。2017年我开始租地栽烟,一心一意只种烤烟,今年毛收入有37万元。这几年在县城买了新房,也换了新车。”峨山县小街街道雨来救村党总支副书记、烤烟种植大户李红卫和记者分享着他这些年种烟的经历。
李红卫从小就跟着父辈们种烟,但传统的栽种方式并没有让他真正富裕起来。“原来种烟基本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投入劳动力,邻里间互相帮忙,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李红卫介绍,前些年各地都开始提倡规模化种烟,他也看到了规模化种烟的“钱”景,于是2017年时他在雨来救村大簪土小组租了60亩地种烤烟,烤烟移栽、烟叶采收等农忙时节,就从宝泉、石屏等地请工人来帮忙,告别了“单打独斗”的家庭式种烟,走上了规模化的种烟道路。
雨来救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自然条件有限,并且由于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烟农们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一名村干部,李红卫深知自己必须起好示范带动作用。“这几年我带着村民们严格按照烟叶站的技术指导来种植,做到备耕起垄规范、按时移栽、科学管理,烟叶质量明显提升,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李红卫介绍,近年来科技化、机械化赋能,助力烟农改进使用农家肥,有效改良土壤;机耕土地省时省力;全村各个小组都配有充足的抽水设备,再也不用等雨栽烟;无人机打药速度快、效果好……
“现在不光是我,我们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职业烟农了,栽种、管理、烘烤等都比较专业。除了烟后种植萝卜,其他农作物栽种较少,就集中精力把烤烟种好。”李红卫介绍,现在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的烤烟种植模式和稳定的收购价格,大大提振了村民种植烤烟的信心。今年雨来救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9000多亩,户均面积30多亩,合同面积总收入达到3426万元,人均种烟收入1.4万元左右,雨来救村靠种植烤烟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后,将带领村民继续走好规模化种植的道路,加强技术培训,同时积极争取资金修建电烤房、完善基础建设等,让烤烟持续为村民增收。
相关阅读: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峨山:加强田间管理精心呵护烟苗 2025-05-14
- 峨山:加强田间管理精心呵护烟苗 2025-05-14
- 李昂:用青春与智慧浇铸钢铁事业 2025-05-14
- 精微之处见仁心——记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晓松 2025-05-12
- TPZB-2025-13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现代职业 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采购项目-医学院实验实 训耗材(二次)成交公告 2025-05-09
- TPZB-2025-08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科创校区第1、2幢学生公寓热水系统改造工程成交公告 2025-05-08
- 活力红塔 ·青春玉溪——红塔区文体旅融合“李棋活力创享带”策划方案编制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07
- 政策“组合拳”显效 多地“五一”楼市延续向好趋势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