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2075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2-01-05 |
数字技术解放了浇钢工罗宏东
□ 玉溪日报记者 唐雯霖
机声轰鸣,钢水赤烈。在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一台自动加渣机器人代替了浇钢工罗宏东,面对超过1500摄氏度的钢水进行自动加渣作业。
老版五元人民币正面印着头戴防护镜,手持钢钎,冒着飞溅的钢花作业的炼钢工人图案,曾代表了钢铁工人形象,描绘的就是钢铁工人曾经的工作实景。
“以前我要戴上防护墨镜和手套,穿着加厚棉服和防护鞋,站在距离结晶器一米左右的地方进行加渣作业。”站在岗位现场,干了18年浇钢工作的罗宏东边比画边介绍说:“前面是超过1500摄氏度的钢水,后面是大电扇吹来的冷风,周围是钢水冷却时冒出的四五十摄氏度的蒸汽,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中,最多干两小时就要换人。”
炼钢厂党总支副书记尹志勇介绍,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冶炼和连铸工序一直以来都是靠人工加渣,需要8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不仅劳动强度极高,而且患职业病风险极大。
随着新兴钢铁“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项目建设的推进,全省首台板坯自动加渣机器人将罗宏东从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并一举改写了钢铁生产人工加渣的历史。
被数字技术解放的还有干了14年行车驾驶的毕旺,如今他再也不用在煤灰飞扬的现场操控行车了,只需要在远程操控室里点点鼠标摇摇手柄,行车就能自动运行。还有安全管理总监舒宏伟,如今他再也不同担心在高危环境中检修作业的工人不能及时察觉安全隐患了,因为旁站监护的安全员戴的智能安全帽能提供实时监测感知……
罗宏东说:“现在我只要管好这台机器人就行了,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如今的新兴钢铁,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脉动,在万物互联、智慧感知、智能制造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像罗宏东一样被数字技术从高噪、高温、高危、高污染、高强度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在安全、洁净、舒适和低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远程操控设备进行生产作业。
相关阅读:
- 一季度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 2025-05-16
- 玉溪市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心培训设备采购项目询比采购公告 2025-05-15
- “传统医药特色调理技能”入选优秀创新健康技术案例征集宣传推广活动 2025-05-09
- 全市工信部门强化重点产业项目调度保障促进产业升级 2025-05-08
-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技术方面落后产能摸底排查工作情况的公示 2025-04-30
- 罗秉俊:从技术小白到世界领先 科技创新助力芦荟产业发展 2025-04-30
- 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采购项目-现代加工技术赛项设备成交公告 2025-04-29
- 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采购项目-数字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成交公告 2025-04-29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化学实验室技术、药品生产技能竞赛大赛承办支撑建设成交结果公告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