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6733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10-15 |
科技创新助推星云湖珍稀濒危鱼种保护
近年来,江川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开展星云湖珍稀濒危鱼种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试验研究。经过不断试验总结和探索,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头鲤、星云白鱼等星云湖土著鱼种的人工繁殖相继获得成功,并荣获了多项国家、省、市专利,创新成果的推广有效保护了星云湖珍稀濒危物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星云湖珍稀土著鱼资源逐渐减少,濒临灭绝,有的已经多年不见踪迹。”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正高职研究员张四春介绍,经过20多年的试验研究,星云湖珍稀濒危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授权实用新型技术专利5项,受理发明专利4项,编著土著鱼类养殖地方规范6项,出版图书4册,发表科技论文32篇。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所属大头鱼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云南省省级原种场,被农业部认定为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也是大头鲤全国唯一供苗单位。星云湖珍稀濒危土著鱼类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助推了江川渔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大头鲤、星云白鱼等珍稀濒危土著鱼类资源,在江川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20多年来,张四春一直致力于云南特有珍稀濒危鱼种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工作,在他和同事的手中,星云湖和抚仙湖的大头鲤、星云白鱼、抗浪鱼、杞麓鲤、海星马鱼等珍稀土著鱼类改变了“命运”,走出了灭种的困境。如今,大头鲤、星云白鱼经过保种、驯养及人工繁殖等措施,产量有所回升,并通过人工增殖不断进入星云湖。通过推广示范养殖、开展大水面增殖放流、利用“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五年间,江川累计推广养殖大头鲤、星云白鱼、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等珍稀濒危土著鱼类11489亩,提供种苗130多万尾,增殖放流960多万尾,实现产值19869.7万元,获得经济效益18892.6万元。
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星云湖的珍稀濒危土著鱼类,打造江川“渔文化”品牌,科技人员主动作为,创新科技,积极收集鱼种,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人工驯化养殖。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大头鲤、星云白鱼、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杞麓鲤、花鲈鲤、抚仙金线鲃等的人工驯养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控、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一步优化鱼类区系组成,加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全面促进湖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大头鲤为代表的星云湖土著鱼还增加了沿湖渔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全区餐饮、旅游业的发展。(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 段继国 周杰)
相关阅读:
-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新创现代滇剧《风云滇缅路》编剧服务采购项目采购公告(二次) 2025-07-30
-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新创现代滇剧《风云滇缅路》编剧服务采购项目终止公告 2025-07-29
- 澄江市推动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提质提效 2025-07-23
-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新创现代滇剧《风云滇缅路》编剧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18
- 玉溪提升“三湖”保护治理科技支撑水平 2025-07-16
- 市委市政府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2025-07-11
- 铁人三项挑战赛助推澄江文体旅深度融合 2025-07-09
- 星云湖保护治理动员大会召开 2025-07-04
- 通海:鱼种发放活动举行 2025-07-04
- “美丽玉溪守护有我”湖泊保护治理主题宣讲活动开展 2025-07-02